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涵泳端正: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微课程开发研究设想□ 丁星方 黄建东

     

《涵泳端正: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微课程开发研究》为江苏省规划办“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课题致力于通过校史文化的挖掘、梳理以及课程化的开发,使得校史文化对于学生成为学科学习之外的合理补充,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力推进,在人文关怀的主题下,促进学生健康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一、选题背景与相关文献

1. 课题的缘起和研究的意义

时代发展的要求

2016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提出六大核心素养,“人文底蕴”属于其中之一,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人文底蕴是学生张开广阔视野的前提,无论就终身学习还是人生幸福而言,这一底蕴都是不可或缺的基座。而厚重历史积淀的学校环境,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人文底蕴”这一素养。因为校史文化通过其独特的浸润式的渗透,以比较接近生活的样态,更容易进入学生的意识领域和精神层面,是学科教学触点式培养人文底蕴的有效补充。

学校历史的积淀

我校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原名私立无锡竞志女学,是无锡地区最早的一所现代意义上的中学,跻身全国仅有的五所女学之一,开江苏女子教育的先河,启迪民智、培育新人,成为了无锡现代教育的先声。后因学校在地理位置上接近东林书院,在办学精神上深受东林书院文化的影响,更名为无锡市东林中学。

纵观这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校,其形成的学脉和文化气象,起源于侯鸿鉴先生的“人类生存社会,必须与一切竞争,方能实现志愿”的办学认识,植“竞”的深意于“志”的成就,对师生提出的是器、识、学、能、德的进取要求,这种涵泳,将学校所有的有形无形资源面向学生的发展所做的支撑性挖掘与提炼升华,它重在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感染和观照。办学成绩斐然,人才辈出,也成为这种涵泳的真实写照。学校1970年毕业生陈海燕(原凤凰传媒董事长)回忆起读书往事,感慨“所谓教育就是以文化之,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人完成社会化过程,办校的历史长意味着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意味着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所以在一所百年老校中学习,是所有学友们的幸运……”

百年历史文化传承,既成为东林学子的幸运,同时也赋予学校重要使命——如何从历史的留存中传承文化,展示、传播、传承和创新学校精神,发挥校史文化优势,去培养孩子的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校本发展的诉求

上世纪80年代,学校在改革大潮中经略发展,通过江大预科班的办学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经贸人才,同时,学校进行外语教育的多语种教学,逐步确立了无锡市唯一一家外语特色学校的地位,进入21世纪,学校又在教育布局调整中开辟艺术特色教育的新领域。如今,外语和艺术特色不仅是学校声名远扬的品牌,而且也是学校走向国际化的桥梁。特色办学的推进,不断开阔着学校的国际视野,2016年我校成为无锡市首批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立项项目初中校,回顾以往的在探索之路,深刻地领悟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的道理,认为当下更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和整合校史资源,因为校史全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名师风采、校友事迹,并且以特有的方式构筑起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我校试图以“涵泳端正: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微课程开发研究”课题研究为契机,开发与利用东林中学百年文化资源,以学校特有的文化精神的贯透力,在潜移默化中涵泳师生,发挥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

2.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课题解析

涵泳端正

端正,是东林中学的校训。“端正”的含义是“为人之目标,仪表行为品德皆要端正”。在校训的涵义中,既指律己励行、注重细节的具体行动和行为过程;同时又成其终生一贯的做人做事的品格、德行发展的诫勉。端正取义,兼合内外、积近及远,既着力于当下促学和涵养真善人格的达成;又着眼于将来释放情怀、智慧和创造能力。这是与学生的自然和社会化成长根本一致的。

涵泳,取其“浸润;沉浸”之意,源自唐朝韩愈《禘艅议》:“涵泳恩泽”。浸润其中,反复体察,主诉追求,从更广的意义体现了一种人文的教化,精神的铸塑,能力的养成。

涵泳端正,特指对东林中学的百年文化脉运的光大性承继,它是围绕学校育人目标,而以课题形式开展的价值挖掘,同时也成为我们进行校史微课程开发的内容和方法。通过充分激活东林中学百年校史文化,以其显性、隐性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熏染、涵泳和启发中,得“正德、正学、正身”的浸润,得人格和智慧的完善,得建立发展的基础,从而带有深刻的母校优良文化胎记。

校史文化

即一种动态的、不断发展的文化形态。本课题特指东林中学校史文化课程资源,其主要构成是人物、文物、建筑、事件、活动。

微课程,(Microlecture

本课题是指依据义务教育初中学段《课程标准》的精神、目标和教学建议,基于课程基本设计规范的小型课程,由相应的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等组成。本课题特指基于东林中学百年文化资源,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与学校基本课程相适切的而开发的一种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微课程开发研究

是指课题组在当前初中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积极反思学校10多年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特别是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初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结合本校“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依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精神、目标和教学建议,通过探寻东林中学百年教育发展史的精神文化,在此引领下,深入挖掘和整合校史资源,通过开放式、主动性、多形式、小主题等过程化研究,建构系统的校史文化微课程,形成学校特有的文化精神的贯透力,在潜移默化中涵泳师生,发挥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

3.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

3.1 校史文化研究现状

李延保提出,一所学校就是一部历史,积淀着各个时期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学校的学术传统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发展可视为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开拓。因此,校史是提炼学校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校史资源中寻找理念文化之根。

正如国内学者黄树生博士曾指出的“百年名校”的几项基本条件,其中有两条分别是“各级各类卓越人才辈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有杰出贡献”;“教育文脉绵延至今,办学文献和历史人文景观维护较好”。这既体现了百年名校对学生的浸润之功,又对社会做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对照这些条件,我们通过梳理和总结学校历史、文化、精神,充分认识到,学校用一百多年时间积累的,是一笔可资教育运用的宝贵财富。因为重构校史记忆,能够增进文化认同。

20 世纪50 年代初期,美国著名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Eriksson)提出文化认同理论,指出“认同”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其本质属于一种确认、确证行为,被描述成心灵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暗示该群体的价值、背景、看法。

著名学者郭晓川认为“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区域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区域核心基本价值的认同。

著名学者陈明认为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

鉴于此,校史作为一种学校精神,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学者呼吁“应该高度重视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那些拥有久远历史和丰厚校史资源的百年老校,更应该把校史作为一门必修的校本课程来大力开发”。

 3.2 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微课的最早形式见于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aGrew提出的60s课程。微课是学习资源,梁乐明等人认为微课是一套以微视频为核心,辅之以相应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认为微课是半结构化的,并且可以穿插于现实课堂,同时也可应用于非常规的学习环境;微课是教研手段,胡铁生认为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将大有作为,将会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微课是教学模式,梁乐明等人认为其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为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架而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

因此,微课有其开发的价值。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程的概念,并根据实践提炼出微课程相应的开发步骤:①列出你试图在60s课程中传递的关键概念,它将组成你的微课程的核心;②写下1530S的介绍与总结,它们将提供你的关键概念的上下文语境;③用手机或者电脑摄像头录制以上内容;④设计一份能让学生在课后加深理解的学习活动或阅读材料;⑤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等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

尹合栋在《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评价》一文中提到,微课程的开发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加工改造式,另一种是原创开发式。加工改造是将己有的视频录像,经过转录、合成、字幕处理,并增加教案、课件、反思、习题等处理,这种方式可以发挥原有资源库的价值,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一定数量的微课资料。原创开发式是指用录屏软件、摄像机等制作出微课程。

高明辉在《微课程的建设与评价研究》一文中将微课程建设的要点归纳为:①以视频为主;②强化“课程”理念;③具体精炼;④针对性强;⑤符合学生学习习惯;⑥动态性和可扩展性;⑦软硬件支撑;⑧结合实际需求;⑨注重共享和应用。

单从凯、王丽微在《课程的开发和运用》中指出,微课程的开发,有多种技术路线,国家开放大学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结合自己的开发实践,总结了8种技术手段,包括录屏、实拍视频、二维、三维、虚拟仿真(可交互)、html 页面、虚拟演播以及MotionGraphic。具体开发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开发成本进行选择。

这些学者的探索,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积极的方法和理论支撑。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对学生而言,通过参与校史微课程研发,讨源百年历史中的学校文化脉络,体认学校优秀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去同质化,实现校史文化的教育价值;

对教师而言,通过探索校史文化资源课程化可能性途径,拓展微课程的校本现实样态,丰富校史理论,建构东林中学校史文化微课程资源库,从而深化对学校校史文化教育价值的理解;

对学校而言,形成开放的、多样的、有序的校史文化微课程,提炼并提升文化层次,从而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品质的发展,并打造东林中学特有的文化品牌。

2. 研究内容:

从竞志女学到东林中学百年教育史文化素材的整理研究。主要通过研究校史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分解校史文化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来探索百年名校的校史文化的确切脉络以及育人价值,尤其是历史变迁过程中校史文化对于学生人格影响的状况的呈现与解读。

校本化微课程理论的研究。从学校校史资源出发进行微课程模式的研发,教师为主导,在教学实践中分析、设计、开发;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形成开放性的生成,突破时空,从而建构学校校史文化课程资源库。

东林中学校史文化微课程主题/项目研发。这是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在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课题组需依据教学内容的难易性、学生主体的需要、微课题主题的广泛性来确定微课程主题/项目的选择和设计,以期实现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应该起到导教、导学、导评价的作用。微课程项目暂定“主题+”形式呈现。

东林中学校史文化微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立足校本,聚焦课堂,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以过程式研究为主,以学生人文底蕴培养的跨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学生实践活动为基础,分析课例与案例,探索东林中学校史文化的微课程实施策略。

3. 研究的主要观点与致力创新的方面

3.1 主要观点

1)本课题设想的微课程是一种手段,将立足于实践。

从名称来看,微课程首先是课程它的内涵与课程是紧密联系的;其次,才是“微”。我们认为,微课程与规定课程之间是恒与变的关系,恒是两者都在课程范畴,都有一定的教学结构、规律与目标。不同的是规定课程具有严密化、程序化、体系化的特征,而微课程形式是灵活的,内容是散点式的,并且更多地利用了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是作为规定课程补充拓展基础上形成的变体。但是在特定的教学需要上,它又可以是独立地承载某些独特作用的。

2)本课题以过程式研究的方式为主。

课程开发不是事先编定好的,而是通过关注整个课程展开过程的基本规范,使之与课题研究目的保持一致。

课程开发过程是一种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关注的焦点是课程实践中的生成,教师是核心主导者。

3)本课题立足学生视角,关注校史文化与学生当下发展之间的融合。

校史资源中的器物、建筑是构建一个潜移默化的文化环境,人、事件和活动则是校史文化的丰富素材。对许多学生来讲,校史既是某一时代的缩影更是可以亲身体验的“活”的历史。作为当下校史的缔造者主体——学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将学校里所学的知识、情怀、理念运用在实践中,通过跨时代的沟通对话交流,亦可获得主体感、现实感、归属感、浸润感、使命感,并形成深厚的母校情怀,并对其终身产生影响。

3.2 致力创新的方面

1)从最贴近学生的人文环境着眼,探索涵养有人文底蕴的校本有效做法;

2)校史素材转化为微课程的校本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现实与长久考量

开展东林中学校史文化微课程开发的研究,是基于培养目标进行校史文化的整体构建,有利于推动校史资源与现行教材的整合,深化素质教育的学校内涵,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能力。

开展东林中学校史文化微课程开发的研究,发挥学校百年人文底蕴的优势,以精神、道德来引领,探索实现涵养学生的德育、智育和美育这一当代教育价值,这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无锡市东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