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愿那“边”成为课堂美丽的风景

     

愿那“边”成为课堂美丽的风景

——浅析语文课堂中“边缘学生”的有效转化

无锡市山北中心小学    

【内容提要】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学生”现象不仅是一个教学论的问题,也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其存在的复杂性,往往会使教育者将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相混淆,教师只有努力去除旧有的认识杂念,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中,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从创生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设置有效度的合作目标,到建立有民主的对话氛围,形成有温度的师生关系,使“边缘学生”在吸引、被重视、被尊重、被关怀中,逐渐回归课堂,浸润其中,成为课堂中崭新的美丽风景。

【关键词】

    边缘学生   被吸引    被重视   被尊重    被关怀

题记:亲爱的老师们,不知你们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画面:任凭老师在讲台前激情澎湃,在教室的某个角落里,仍然有学生或侧头遥看窗外风景,或低头思考发呆,这样的学生也总是令我们头疼不已。同时,我们也深深地知道,老师们并不能置若罔闻,否则将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及教育事业有着巨大的危害。

一、“边缘学生”概念的界定。

   提到 “边缘”,每个人都会下意识地感受到不安与危险,而“边缘人”则被定义为不合群、被排斥、不受欢迎的一种身份,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但在教学领域,我们同样不能否认,也的确有这样的一群“边缘人”的真实存在,他们是一个更复杂、更特殊的学生类别,这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掉队,或是缺乏主观参与课堂的兴趣,课堂上的个体行为比较封闭,时常会出现可有可无的“隐形”存在状态,美国教育研究者更是形象地称之为“灰色儿童”,基于此,为了凸显他们独特的存在环境,笔者将他们称之为“边缘学生”。

二、“边缘学生”在课堂上的显著特点。

    “边缘学生似乎总是在尝试着努力从课堂与同学的眼中消息,他们不同于问题学生、后进生,他们或害羞、或紧张、或文静,他们能完成学习任务,但在老师的印象中始终是最不深刻的,在笔者观察与分析中,两个最典型的特点从他们身上显形出来。

1、课堂参与度低。课堂参与是指学生在和课堂学习有关的活动中投入的身心状态,它是一个可变量,但是在保证学生正常活动,取得有效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边缘学生”作为教学共同体的成员,很少主动参与课堂互动,也很少响应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常常以一种淡漠的态度对待课堂,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游离状态。他们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打破了教与学的动态平衡,他们无法展示自我收获、产生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也缺失了获悉教学效果的途径,这不仅是对学生个体学习的损伤,也大大降低了集体教学成效。

2、潜隐与不稳定并存。课堂中的“边缘学生”由于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有体验缺失,所以,他们常常明知道答案,却默不作声。或者,在教学互动中经常得不到表达的机会,于是就渐渐压抑或掩饰自己的参与热情,久之,这种求而不得的感受就化为了不屑与冷漠,也就成为了课堂上被遗忘的“角落”。但是,他们当下的“边缘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佐藤学所言:“由于儿童同教材、同伙伴、同教师的关系不同,可以发现,儿童就像一个多面体一样。”受主观和客观多重影响,在某些学科中处于边缘的学生,在其它科目上未必边缘,在某位老师的课上是典型的“边缘儿童”,在别的老师课上未必是,这与师生关系有着一定的关系。

三、“边缘学生”在课堂上的消极影响。

    通过课堂观察不难发现,多数“边缘学生”实际上处于一种消极存在的状态,他们不仅缺失了个体幸福感,同时也会对周边学生潜移默化地造成影响,乃至影响整个教学程序。

1、不良行为快速辐射。

“边缘学生”在课堂上要么安静地沉浸于自己的小世界,要么以侵扰他人的种种方式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他们极易受到干扰与暗示,当他们目睹周边的“边缘学生”在课堂上的异常行为没有受到老师的指责时,就会无意识地学习这种行为,使得这一不良行为迅速辐射。笔者在听课中就曾经观察过这样一个典型的“边缘学生”,他的座位被安放在了教室后面一个角落里,上课他从不听讲,不停地做小动作,时不时用笔戳前面同学的后背,试图和他讲话,久而久之,前面同学也无心学习,和他一起玩起来。

2、违背教育公平原则。

所谓教学公平就是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参与的权利在教学中获得保障和体现。就此而言,“边缘学生”作为教学中学习行为被忽视、未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类特殊学生,他们的个体学习权、发展权、参与权、人格尊重权都受到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或践踏,从而诱发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

四、对“边缘学生”的有效转化。

    要解决课堂中的“边缘学生”现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且漫长的旅程。作为教师,我们要明确,这些“边缘学生”的形象不是先天赋予、牢不可变的,他们同样可以转化,可以超越,这一切发生的可能性就蕴藏在我们日常那充满无限开放性与不可预计性的教学实践中。

1、创生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被吸引

虽然教学内容总是依据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而设定,但也不是非得原封不动地搬到教学过程中,而是需要被渲染上教师个人化的色彩进行重构,课堂上“边缘学生”的出现,其实与教学内容不合他们的胃口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此时,倘若教师能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加上合理化的重新设计与创生,使其具有趣味性,就能有效提升“边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笔者在一次拼音教学中,发现了当课堂上有趣的生成转化成教学内容时,居然也改变了处于低迷状态的“边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执教《gkh》出示荷花图片时,老师让小朋友说说“画上画了什么呀?”其中一个说道“画了一把椅子!”再仔细一看,长长的荷花茎,再加上圆圆的荷叶,还真的有点像椅子呢!于是老师顺势把自己坐的椅子放在了高高的讲台上,让学生比较,看看图上和椅子上的“h”都藏在哪里,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于是“一朵荷花hhh”“一把椅子hhh”的口诀诞生了。当老师出示图片“ge、hu、he”时,有小朋友提议:“老师,我觉得可以做上动作来学习这它们。”老师问小朋友:“那你们觉得做什么动作才能让我看出它们的不同点呢?”这下教室里热闹开了,有的用手臂装作翅膀在扑腾,表示“ge”,有的张牙舞爪,嘴里还发出“嗷呜”的声音,那代表“hu”,“he”的动作有点难做,正当大家都在犯难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学生用一只手围拢,做成鸟嘴状,另一只手放在屁股后面,脖子一伸,屁股一撅,活脱脱就是一只“he”吗?那些因为对拼音掌握不是很好或是性格过于内向不善表达而差点沦为“边缘学生”的孩子们也都纷纷走下座位效仿起来,这样的有趣的生成,虽然稍纵即逝,但老师顺势将其进行灵活的调整,这闪耀着的智慧光芒,让课堂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2、设置有效度的合作目标——被重视

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得到大力推广,然而,很多小组合作仅仅流于形式,这种“合作”促进了部分学生的成功,却使得不少能力稍差、个性内向的学生成为了边缘参与者,只有设立明确而有效度的合作目标,才能实现“边缘学生”的有效转化,这种有效度的合作目标应包括成员间的相互依赖以及团体责任心两个方面。

每个参与合作的成员必须拥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明确为了确保完成合作任务要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责任到人,激发每个人的危机意识,产生强烈的履行职责的愿望。

在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中,这种合作就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节约用水》这一综合学习活动教学前,教师先在班内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话题,并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工作职责:查找资料、实地采访、制表绘图、汇报交流,教师同时淡化竞争意识,这样首先从心理上减少那些能力差、过于内向、积极性不高的“边缘学生”的焦虑,努力营造合作氛围,因为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通力合作,才能让全班能全面认识本组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合作中形成互相依赖、互相督促的优良学风,消除了中心成员与边缘学生的界限。通过两周的调查研究,展示课上,学生分别从汇报调查的结果,认识家庭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等懂得了节约用水的必要性,随后,了解节水方法和小窍门并通过研究发明小窍门,从而树立节水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能力及小组合作能力,当然,“边缘学生”也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了归属感,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与欣赏,为有效转化起到了正向作用。

3、建立有民主的对话氛围——被尊重

    在集体学习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接纳,可以使他们共享情感、价值与愿景,从而达成深层次的参与和互动,对话则是常见的形式。

语文的课堂,是对话的课堂,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自我对话,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对话,都应该基于民主的原则,否则课堂将成为个别学生的舞台,同时更会造就成为听客的“边缘学生”。

教学《爱如茉莉》时,为了让学生体会父母间平淡如水的真爱,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细细读读文本,哪些语言让你感觉到父亲爱母亲?”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发现“直奔”“紧握”“叮嘱”等描写父亲动作的词最能体现这种爱。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能体现这种爱的还不止这些。”“能说出来听听吗?”“我发现,在描写父亲和母亲安详地睡在一起时,有几处景物描写,比如一个‘探’字,让人感觉到父母的爱让太阳都不忍心打扰。”“对对,还有‘钻’也能表现他们的爱。”有学生在下面不由自主地叫起来。没有鲁莽的打断,没有无味的斥责,平静而祥和的对话中,学生共同分享同伴的独特经验,点燃自己的思维火花,激发课堂参与的热情,更能让原来那些专注做听众的“边缘学生”感受到被尊重的幸福。

4、形成有温度的师生关系——被关怀

关怀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所有人都是渴望被关怀的。课堂中的“边缘学生”的出现与存在,其实就是师生关系僵化、心灵距离疏远的一种外在表现。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唯有在教学中努力形成一种积极且有温度的师生关系。

    笔者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发现班里有一个男生不在课堂状态:目光呆滞地看着窗外,手里有意无意地转动着铅笔,尤其是在读课文时,只动嘴,基本不出声音。教师意识到,最近这个学生有些变声的趋势,很少在公众场合发声,这种害羞及消极心理已然影响到了课堂上,主动将自己推到了“边缘学生”的行列。教师立刻想到,可以借用这个学生身材高大的特点,请他和另一个高个子男孩表演一下文中的“两合抱粗”,一开始他还有点不好意思,但当他听到其他同学在看到他们表演的“两合抱粗”时不约而同地惊呼起来,显然有些意外,这时,老师继续鼓励“让这棵柳树再粗壮一些吧”,当他竭尽全力地向外扩张自己双臂时,脸上已经洋溢着快乐的笑容了。紧接着,老师继续有意识地请这两个同学读一读这段描写青海高原一株柳的文字,他们那稍显粗犷的声音以及低沉的共鸣在教室里回荡,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因为老师巧妙地呵护,既保护了该学生的自尊心,又在无形中告诉他,“变声”的孩子也一样可以学好语文。有了真诚的关怀与呵护,“边缘学生”也可以成为课堂中巨大的宝藏。

课堂教学中的“边缘学生”现象不仅是一个教学论的问题,也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其存在的复杂性,往往会使教育者将他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相混淆,教师只有努力去除旧有的认识杂念,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情境中,优化自身的教学行为,从创生有趣味的教学内容,设置有效度的合作目标,到建立有民主的对话氛围,形成有温度的师生关系,使“边缘学生”在吸引、被重视、被尊重、被关怀中,逐渐回归课堂,浸润其中,成为课堂中崭新的美丽风景。

【参考文献】

1、李茂《齐头并进——关注第2级段的落后生》,《山西教育》2007年第9期。

2、赵静《关注小学课堂互动中的“局外人”》,《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12期。

3、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