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搭建特殊生个性发展舞台

     

开发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搭建特殊生个性发展舞台

东林小学 蒋双双

 

摘要:德育工作者工作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这些工作中有一块最硬的“骨头”,那就是特殊生。那些特殊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总和班级同学的不一致,所言所行也总与老师的印象中的一般学生的形象格格不入。虽然特殊生转化的话题年年在提,特殊生的转化仍旧是每年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班也有这样一位特殊生。在分析和转化她的过程中,我发现,利用好特殊生的家庭资源以及学校成长平台这两大法宝,特殊生这个老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家庭教育资源 特殊生 转化

正文:

德育工作者工作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这些工作中有一块最硬的“骨头”,那就是特殊生。那些特殊生的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总和班级同学的不一致,所言所行也总与老师的印象中的一般学生的形象格格不入。虽然特殊生转化的话题年年在提,特殊生的转化仍旧是每年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班也有这样一位特殊生。在分析和转化她的过程中,我发现,利用好特殊生的家庭资源以及学校成长平台这两大法宝,特殊生这个老大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一、 “怪女孩”来了

四年级下学期班上转来一位同学,和我同姓,都姓蒋。蒋同学看上去文文静静的,平时沉默寡言,总喜欢独来独往。只要她在看漫画书,谁喊都不应。看似柔柔弱弱的她实则是个“怪女孩”。在学校的时间,除了吃饭上厕所,所有的时间都在看漫画书。由于沉浸在书中,她对课本的内容一窍不通。自修、上课和做操的时间,只要老师不注意,“怪女孩”就要偷偷溜到图书馆看漫画。除了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外,这个“怪女孩”处理事情还十分极端和任性。同学帮助她打汤,她便笑嘻嘻地把汤泼在对方身上看对方笑话;数学考试没考好,干脆其他考试一个字不写。在校的种种行为,经常惹得任课老师大发雷霆,学生也三天两头地跑来告状。于是忍无可忍的我决定找她谈话,希望她遵守学校纪律,友好同学,克服任性。可我的一番厉声言辞就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不起一点作用。蒋同学依旧我行我素,行为不变。

二、“怪女孩”的“怪家庭”

这个“怪女孩”的行为也太“怪异”了吧。我决定深入到她家去家访了解情况。几次家访、一番了解后,我发现了蒋同学身上最突出的三个问题——没有纪律性、遇事极端、任性自我。这三者和她的家庭教育和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蒋同学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母不是本地人,在本地也很少有亲戚朋友。由于父母双方都忙着工作,上班期间就把蒋同学锁在家中,责令只许看书不许出门。父母平日对蒋同学十分严苛,对她犯的错误的容忍度很低,一点点小错误都会遭来打骂。蒋同学渐渐长大了,女孩开始反抗起来,父母接受不了心目中的听话“乖乖女”的巨大变化,沿用原有的教育方式多次受挫后,开始束手无策,对她 “出格”的行为表现只好放任不管。

小时候父母的暴躁严苛的教育方式投射到了蒋同学的身上,当她遇到事情的时候,她会把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处理方式运用到同学身上,当帮她打汤的同学不小心洒出一点汤汁时,她会毫不客气地把汤全部泼到对方身上。小时候被锁看书的经历让她把书看作生命的全部,当她脑子中只有看书这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他学校的常规和学习都不在她的脑子里。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自私任性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在蒋同学的身上尤为严重,应该是后期父母对她的反抗束手无策又一下子矫枉过正,采取了不当的教育方式,一味地容忍骄纵导致。

三、“怪女孩”的家庭成了转化她的资源

蒋同学身上的问题比较复杂,要想对她进行转变,得下一番功夫。我整理了她的材料后,努力地寻找着突破口。急躁是大忌,耐着性子慢慢来才能有头绪。在多番的思考后,我决定从蒋同学的家庭入。解铃还须系铃人,蒋同学认知和行为偏差的源头在她父母身上。把正确的教育理念,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教授给她的父母,先把源头拨正,再进行下一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约谈、家访、电话、QQ联系她父母成了我接下来几个月的日常。经过多次真诚地交流,耐心地对每一次亲子沟通及亲子问题处理后,她的父母渐渐开始摸到教育孩子的门道。我很高兴。一次,她的母亲主动找到了我,泪眼婆娑地握紧我的手,一个劲地感谢我对他们家的帮助,说感受到蒋同学的变化了,她愿意主动找父母谈心了,现在他们家的关系也缓和多了,多亏了我。我开心地和她道喜,同时内心也无比的高兴。在成功转化蒋同学的路上我走出了重要的一步——家庭教育借力成功!这次成功的经历也让我意识到家庭教育可以是促成特殊生转化的重要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个资源可以让学校的特殊生转化工作省力不少。

四、搭建舞台,“怪女孩”个性“起舞”

源头拨正,是时候对蒋同学进行改变了!因为之前有过不成功的经历,所以这次我并不敢随意地下手。正当我一筹莫展,不知道什么时候对她进行帮助时,一次美术课临时看班的机会让我发现了契机。这节美术课让我意外地发现原来蒋同学有一双巧手。她一人默默低头完成的手工作品竟然比班级其他人的作品都要漂亮。这不就是我要的突破口吗!发挥她手工好的积极因素,给与她鼓励,适时地促成她的转化!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一次班会课。这次的班会课上要求每个同学亲手制作小白花献给革命烈士。一张褶皱纸,经过几次揉、折、堆叠后就要变成一朵绽放的花,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几个男生看了制作视频的示范后干脆就放弃了,等着手巧的女生完成后帮他们完成。但平时手巧的女生们也犯了难。女生们揉、折了好几回都没成形,一个个紧锁眉头,哭腔抱怨起来。这时眼尖的我发现蒋同学早已把一朵形态逼真的小白花制作好,按照她以往的惯例,她塞进了桌肚里,自顾自地看起了漫画。这时,我便悄悄地走到了她的身边,从桌肚里拿出了她的小白花,绕着教室的走廊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了一番,并对她的制作能力大加赞赏。我这一表扬,蒋同学明显不好意思了,脸红到了耳朵根。表扬完了,我还不忘帮她“笼络”同学,我提议手巧的女生可以跟着蒋同学再学一遍,实在不会的,可以让蒋同学帮忙折。我这一提议,教室里热闹了,蒋同学俨然成了班里的“大红人”。她的座位四周也成了教室里最热门的位置。一节班会课下来,蒋同学和班级同学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她个人的自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事情有了转机,就该趁热打铁!于是,我向班委建议,设立一个特殊岗位——手工作品制作员。这个岗位负责给宣传委员打打下手,做一些适合班级环境布置的手工作品。在班级事务中有了她的身影,她精心制作的作品也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和老师的欣赏。渐渐地,她在班级里有了朋友,发展了自己好朋友。因为平日“忙活”的事情多了,她也不那么沉溺了漫画,学习和常规也渐入正轨。六年级毕业前,“怪女孩”已经是我们班级推选出来的宣传班委了,她个人也已经成为了班级秩序的维护者。“怪女孩”的一切行为回归“正常”。班级设立的特殊岗位成了蒋同学个性发展的舞台,也成为了转化她的平台。

五、关于转化“怪女孩”的我的思考

(一)开发和利用家庭教育的资源很重要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而当下的父母在培养子女过程中的家教理念和方法是缺乏的。这些理念和方法的缺少导致培育出的孩子在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上都有或多少的缺失。而这一部分的缺失只有靠长期从事育人工作的教师们帮他们补齐。干预和帮助家庭教育的过程也是教师开发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的过程。经过开发后的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的正确性得到了保证,家长的育人思路和教师在一个线路上,孩子在学校中的成长才能呈直线式的上升趋势。

(二)搭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可以加速特殊生的成功转化

特殊生除了其“特殊”之处外,在他们身上会有很多闪光点,但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其身上的优点常常被掩盖。教师如果用心去观察、去挖掘、去发现,为特殊生精心设计适合他们成长的个性化的舞台,创设鼓励他们前进的环境,那么每一个学生蕴藏的聪明才智就会发挥出来。他们个性特长“飞扬起舞”的时候也是特殊生转化成功的关键期。

(三) “爱”是感化学生的“基石”

“爱是做成所有完美之事的不竭动力。”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可以教育好学生。在转化蒋同学的过程中,一开始我也犯了宽容度不够的错误。发现蒋同学的问题后急于通过严厉的教育促成她的转化,但是这种急于求成的心理之下,刚开始的转变工作并不理想。蒋同学在同一个错误上,依旧是屡教不改的。后期调整了心态后,真诚地关心她,不强迫她立刻做出改变,犯了错也尽最大程度地包容她,给她一次又一次的改正的机会。慢慢的效果就出来了,蒋同学也在不知不觉中朝着正面的方向进行改变了。所以,要有足够的耐心包容与爱才能促成特殊生的转化。

总结这次成功转化蒋同学的经验。我发现,爱是教师一切行为的根本和前提。只有有了这个根本和前提,教师才会在一次次受挫中不放弃,才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同时,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很重要。这些资源的利用大大缩短了我了解蒋同学问题的时间;家长的积极配合也让学校的德育转化工作事半功倍。再者,学校成长平台的搭建是成功转化蒋同学的关键。利用这个平台,蒋同学自身的优势被发现和认可了,自我的价值也得到了体现。慢慢的,行为习惯和言行便合乎正轨了。

当特殊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诚、同学的欢迎、家长的理解、自我的价值……我想,班级里就再也没有“特殊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