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作者介绍应被合理安置

     

作者介绍应被合理安置

      

  无锡市刘潭实验学校  郦惠萍

 

摘要:作者介绍因各种原因被简单粗暴地放置在解读文章之前,且内容面面俱到,不加剪裁,这严重影响到课文的解读。原本重要的环节却变成了按部就班,不能体现它应有的价值。作者介绍应当视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被合理适时安置,被有效剪裁,这样作者介绍也能成为解读文章的关键和一堂课的亮点。

关键词:作者介绍;适时放置;合理剪裁

 

作者介绍是我们在教授一篇课文时,几乎都要被提及到的。孟子所谓知人论世,这是解读一篇文章的方法。我们在教授时一般按照这样的步骤:导入—读词语—作者介绍—初读课文——精读课文。作者介绍习惯性地被放置在初读课文之前,好像一切显得井然有序,然而这样的安排真的把它应有的效用发挥出来了吗?我们是否认真对待过作者介绍这一环节,这一问题值得深思。

一、 作者介绍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1、作者介绍是解读课文的钥匙。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所写,作者的情感经历通过文本得以宣泄表达。每解读一篇课文就不仅是和文本对话,更是和作者对话。学生和作者之间总有很大的距离,为了有效地建立读者与文本的链接,利用作者的人生经历,将学生引入情境,显得尤为必要。作者介绍,的确是解读文章的有力抓手。

2、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作者的人生经历便是精彩的故事,这些与课文相关的人生经历,不仅可以引导孩子解读文章,更引起他们的兴趣,整个课堂氛围可以得到调节。解读一篇文章,读懂一个人,读懂一个时代,感受这些人的情怀和格局。很多时候,文章的句子内容学生会记不住,但作者的人格、趣味却已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 作者介绍应被适时放置

作者介绍如果简单粗暴地一律被放置在前面,那就使作者介绍变成了被错置的资源,作者介绍似乎可有可无,只是按部就班的一道程序,使得整个教学无力无味。作者介绍什么时候放入应该根据文章内容、教学流程,灵活放置,应利用作者经历与文本巧妙生发,碰撞出火花。它可以被放在前面,也可以前后穿插,还可以放在主旨理解之后以引起共鸣。

在设置《秋天的怀念》一文的作者介绍时,笔者采用了穿插式。《秋天的怀念》的主人公是母亲,在学生初读课文感受到这是一个伟大、无私、慈祥、乐观的母亲时,也感受到了一个自私、自暴自弃、冷酷无情的“我”。这时可以发问,“我”为什么会是一个这样的“我”,仅仅是表面所见的瘫痪而已?这时,可以放入作者介绍,如:

史铁生在田径运动方面很有天赋,从小被人称为“小飞人”,18岁那年去陕北农村插队。一场大雨中,史铁生淋了雨就开始高烧不退,队里把他送到了北京的医院中住了院,过了几个月,21岁的史铁生出院了,只是他是被朋友抬出来的,他的双腿再也不能自由活动,他的轮椅人生就此开始了一个怀揣着田径梦的少年,突然失去了双脚。他从此失去了奔跑的快乐,这是怎样的一种打击。

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我”的痛苦,理解“我”的行为,在朗读理解课文时能够更加贴近作者、文本。而对母亲的行为、“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母亲对“我”的意义能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理解完文章最后一段,理解文章主旨后。可以放入作者介绍,进行升华,如:

他调侃自己“一生以生病为职业,业余写点东西”,他的《病隙随笔》《我与地坛》,字字珠玑,充满着人性的光芒和智慧,感动了无数读者,使人对人生、对生命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用自己的行为来践行“好好活”的诺言。

把对史铁生的作品成就的介绍放到这里来说,水到渠成,比放在前面介绍更有震撼力,正是因为他人生那样的痛和守护他的母亲,才成就了最终的他。这样学生不再仅仅是记住了作家的作品,更深刻感受到母亲对他生命的意义,感受到生命成长的波折和力量。

林海音的《窃读记》曾被多次选入多地多学段教材,而笔者在一次微课比赛中有幸读到了这篇散文。该文讲述的是林海音少时窃读的经历。在研读文本,设计她“窃到了什么”,想要借此深度挖掘文本时,发现她第一次遇到了一个冷漠的老板,老板对她的羞辱,让她幼小的心灵一度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而第二次遇到了一个店员为她专门留下一本书给她看,她的内心发生了改变,不再对周围保有敌意,而是发出了“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中长大”的感慨。爱对人成长的意义不仅让人感受爱,更能让人学会去爱,她收起了敌意从而对世界更多善念。笔者在找作者资料时,尽量留意和本文有关联的作者信息,发现林海音有成就后非常乐意提携台湾文坛新秀,被称为台湾文学界的“祖母”,而她所写的《城南旧事》那么富有人情味,我在想这是不是与这段窃读的经历有关,让她愿意把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爱更多地给予他人,也给弱者以关照。因此我把作者介绍放在了理解主旨句“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之后。如:

林海音,父亲英年早逝,林海音作为长女,承担起家庭的重任,1948年回到台湾开始文学创作,写下极具人情味的《城南旧事》,她提携台湾文坛新秀,对台湾文学创作有很大贡献,成为台湾文学界的“祖母”。

介绍完作者的经历之后,我发现学生的课堂表现,他们的情感被渲染到极点,他们真的有所触动。我想这才是一堂完整的课,我真正体会到作者介绍也能点亮课堂,让我对作者介绍的设置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 作者介绍应被合理剪裁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语文课作者介绍上常常是面面俱到,从作者的姓名、生卒年月到作者的创作成就、思想言论乃至奇闻轶事,旁征博引,无所不包。近年来,多媒体广泛运用到教学中,网络资源丰富,课件成了很多人钟爱的教学工具。下载下来的课件中有大批量的作者介绍,这些作者介绍不加删减,直接展示给学生,课件的依赖使用无疑加剧了这一习惯。当然,也有教师存在“贪多”“不舍得”的心理,觉得什么知识都需要给学生补充,什么都需要让学生掌握。但其实,对于一堂只有四十分钟左右集中有效的课堂而言,是需要进行剪裁的。面面俱到反而样样不到。与教学内容的相关度不够、旁逸斜出的作者介绍,就会显得散乱而不集中,反而弱化了对文章的解读。因此,一切都要以便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为标准,与本堂课课文解读最相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这样才能起到更深的共鸣效果。

在教授《马说》这篇古文时,笔者已结合注释理解了全文大意,下一步是赏析课文,理解作者写马的真实意图,这时可以插入作者介绍,在授课时有两种选择:

方式一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代表著作有《韩昌黎集》等。作者有一段经历,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

方式二

韩愈,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他有一段经历,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

我们的一节课是集中而高效的,而哪一种方式更直接有效地有助于文章的解读?很显然应该是方式二。韩愈的生卒年,出生地,成就与这篇课文的主旨解读无多大关系,真正紧密的是他不得志的经历,学生一听完,对作者以马喻人才,伯乐喻明主,希望统治者能够重用人才,对统治者的讽刺自然而然都出来了。当然对于韩愈的成就要不要介绍给学生,当然要,我们可以安排在其他时间。

因为习以为常所以随意,我们便忘了作者介绍的举足轻重,更忘记了它也需要被精心打磨。我们总在教学设计时思考如何使一堂课有亮点,其实,处理好了作者介绍,作者介绍也能成为一堂课的亮点,也能给学生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精心准备一堂课时,对作者介绍也应合理安置,否则,便会成为被错置的资源。

参考文献:

[1]寇永升.让作者介绍助益作品解读[J].语文建设2017(8).

[2]金坤荣.巧用作者介绍,点亮阅读课堂[J].语文世界,2017(3).

[3]沈庆九.巧选作者介绍,发挥教学功效[J].教研天地,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