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漫步与遐想】我的教育故事 袁红

     

我的教育故事

无锡市古运河实验小学  袁红

    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我品尝着酸甜苦辣,体验着喜怒哀乐,发生过许多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让人惊喜,有的令人欣慰,有的引人深思。现在就选其中的几个故事讲一讲,也顺带着总结一下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得失。

合作使教育更有效

班里的晨晨同学长得白白净净,十分可爱。喜欢体育、文艺,对集体十分关心,做值日生也特别认真、负责。可不知为什么学习上总是不尽人意,上课不是做小动作就是望着窗外发呆,写作业马马虎虎,做练习时也是这儿错一点,那儿错一点,成绩一般。对此,找他的家长也交流过很多次,家长也很焦急,表示已经尽力,但效果就是不明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其他家长那儿得知,晨晨家里隔三差五地就会传出激烈的争吵声。这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找机会询问孩子,经过一番旁敲侧击,我终于知道那些争吵都是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因为教育理念不同而产生,一个主张严格,孩子不好就要惩罚,如大声呵斥,有时还会动手打;一个主张宽松,慢慢来,所以一味护犊心切。再加上双方老人们的插手介入,结果家庭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孩子失去了一个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

情况了解了,接下来就必须与家长沟通了。我挑选恰当的时机分别和孩子的父母进行了交谈。交谈中,我先倾听家长意见,请家长谈谈孩子的在家表现,给家长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再简要、全面地汇报孩子这段时期在学校里的表现,着重谈了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展示孩子的奖状,让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一直得到老师的关注,大大增加家长与老师交流的积极性。然后在探讨孩子未来发展的方向时,我提出了老师对孩子的希望和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建议,重点谈到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注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教育孩子时既要耐心,又要严格要多与孩子进行亲子间的沟通。而且对孩子的要求一定要保持一致,可以以一人为主,一人辅助。如果有分歧,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要私下沟通,密切合作,形成合力。如果达不成一致,可以和老师一起商讨办法。孩子的父母听了都表示一定会不断努力,不断改进,尽快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家长沟通好了,该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了。于是,趁着孩子得到表扬,心情舒畅的时候,我一边请他和我一起整理图书,一边和他聊天,聊聊他的爱好和愿望,聊聊我对他的希望。然后,抓住他想参加学校兴趣小组的心理和他来个约法三章,如果每天能做到上课积极发言,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写端正的话,就一定让他参加喜欢的兴趣小组。孩子答应了,也尽力去做了。我满足了他的愿望,而且一直赞扬他说话算话,是个可信赖的男子汉。结果,他自信心爆棚,变得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上进。我和他的家长都十分欣慰。家校合作让教育更效。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但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父母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父母能与老师要求一致,加强家校沟通,默契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的话,才能使孩子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换位思考,理解万岁

    一天晚上,身心疲惫的我正想早点休息,谁知接到一位家长发来的短信,说他的孩子被同桌打伤了,要老师马上给个说法,还发了一张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眼角周围确实有一道红色的抓痕。我立即回信说马上了解一下,让他等一下。可是还没等我回信,这位家长竟然已在群里找到对方家长扬言要教训对方的孩子。这下对方的家长也不服气了,说小孩子之间总会发生争执,用得着这样大惊小怪、谩骂威胁吗?她还搬出以前他们家的孩子也曾被同学打过的事,然后责问我他们家孩子的事怎么解决。双方的矛头竟然都对着老师。我心里感到十分委屈,想着自己忙了一天了,现在这么晚了还要来处理这样的事,更何况两位家长的态度都十分不友好,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可转念再想,家长们也都是护犊心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家的孩子在学校受伤了或被人欺负了,也会去问个究竟的。于是,立刻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当然已属于硬撑啦)一次次地倾听两个孩子的诉说,一次次地安抚双方的家长,希望大家都能换位思考一下对方的心理。就这样,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钟。终于,双方家长也觉得打扰老师休息很不好意思,一致同意明天由老师全面了解后再解决。见双方家长口气都已平缓下来,总算长吁了一口气。

第二天,我马不停蹄找两位同学问明情况,还找其他同学了解。终于明白,原来是小女孩有道题不会做想去抄同桌的,可同桌不让,女孩非看,男孩就伸手去推,结果男孩衣袖上的一个装饰物刮到了小女孩的眼角。事情搞清了,大家都有责任。家长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后都表示昨天晚上太冲动了,不够冷静。女孩的爸爸说是自己家的孩子有错在先,不该抄同学作业,首先应该道歉。而男孩的妈妈也表示自家的孩子伤到了别人,愿意陪孩子一起上门道歉。事情很圆满地得到了解决。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这件事情的圆满解决使我想了许多:老师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长之间在遇到问题时,如果都能本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冷静处理孩子之间所发生的问题,换位思考一下对方的立场,那么就会减少误会,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许多事情就能得到有效的处理。特别是老师,我们平时的工作的确繁忙琐碎,但在工作中,应该常用换位方式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学生、家长想一想,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热情,多一份宽容,把学生和家长当作自己的孩子和朋友来对待,就会避免许多误会,得到家长、学生的理解。

静等花儿慢慢开

正如每一朵鲜花的开花期不一样,一个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总是有快有慢,所以作为老师在教育中就需要掌握好等待的艺术,遇到难教育的学生应该沉住气,耐心等待花开的声音,等待学生慢慢的一点点的进步。

班里的宁宁是一位幼稚淘气的孩子。上课时他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让他小声说话,他偏大喊大叫;让他上课好好做,他却反坐着背对黑板,让他写作业,他不但不写,还经常离开座位,趴着窗户往外看,怎么教育都不听,真是让人头疼。与家长沟通后,家长也很着急。怎么让他能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静下心仔细分析一下,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需要时间的,何况每一个孩子存在着个性差异,作为老师不能用同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孩子,要因人而宜,绝不能“一刀切”。在工作过程中,老师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急于求成,立竿见影。于是,我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耐心等待,盼望等到一个最佳的教育契机,然后抓住它、利用它,让孩子好像顿悟一般的“开窍”,从而慢慢进入正常的轨道,稳步向前。然而,这个契机的出现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因为工作压力大,一段时间里我经常咳嗽,嗓子哑了,说话不能用太大的力。可我还是坚持着上课。每当看到我一边咳嗽,一边讲课,甚至还应他们的要求唱歌给他们听时,教室里会变得特别安静,连平时经常随便讲话的孩子也不出声了。我看到坐在第一排的宁宁更是睁大着眼睛看着我,目光中流露着同情。第二天早上,我发现讲台上放着一盒止咳含片,再三询问,宁宁才红着脸小声说是他拿来的,说吃了含片,老师的嗓子就会好了。啊!这真的是那个平时常跟我唱反调的孩子说出的话吗?我看着他红红的,带着羞涩的脸庞,心里一热,做老师的幸福感不禁油然而生。后来宁宁的奶奶告诉我,孩子一回家就说老师好可怜,咳嗽了还要给他们上课。宁宁的妈妈、奶奶就适时地教育他要听老师的话,少让老师操心,老师的病就好了。宁宁听了连连点头,并要把家里的含片带给老师。多善良的孩子!在他调皮倔强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纯净柔软的心。欣喜之余,我抓住了这个契机,与宁宁的家长密切配合,不断给他赞扬和鼓励,宁宁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一天天地进步着,我在他身上发现的闪光处也越来越多了。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是:对学生的教育需要一个过程,想要将外在的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素养,一切均需在潜移默化间进行。教育恰如教孩子学步,要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对待学生的成长,也来不得半点儿急躁,所以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是需要等待的。当然,这种等待并非不负责的放弃,而是一种遵循教育规律的理性选择,它是期盼与固守,是宽容、耐心、期待、信任与尊重的化合物,是学生成长与进步的催化剂,是孕育欣喜的过程。

 教育的故事每天在不断上演,我的教育之路还在继续。在这条路上,我见证着许多成功,收集着许多值得珍藏的记忆。那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无一不在告诉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作为一名老师只要心中有爱,那么脚下的教育之路必将变得十分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