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浅谈年轻班主任如何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年轻班主任如何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 桑飞婷

 

【摘要】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关系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中的重要角色,与学生朝夕相处,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年轻班主任往往缺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经验看,容易造成师生矛盾冲突,影响教学工作。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从教学魅力、合法权威、沟通了解、调整心态四个方面阐述了年轻班主任在如何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年轻   班主任  和谐  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1]中国也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古训。这些,都简单而深刻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老师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也是管理约束学生最多的一个角色。近几年来,学生与班主任之间愈演愈烈的冲突,更是提醒了广大老师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迫切性。由于经验的匮乏,很多年轻班主任在如何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大难题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笔者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己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就这一话题,浅陋地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

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同时也是某一门学科的任课老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尊重与肯定,首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

每一位老师都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绝大多数的老师都不会仅仅以成绩来评判一位学生。但是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内心还是非常在乎的。所以,对于年轻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抓好学生的课堂效率;重视课后巩固,抓好学生的基础;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每一次期末考试,做好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下一阶段进行调整。

当今学生学习课程多、任务重、难度大,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太过死板,学生很容易失去对这一门课的兴趣;反之,如果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劲头足,效率自然也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语文教学为例,在学习现代诗时,我给学生播放朗诵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结束后,又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比赛,学生学习诗歌的劲头非常足。再如,学习《书湖阴先生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时,让学生用图画描绘这一画面,加深理解。

学生具有向师性。老师不妨在课堂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上课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对老师产生崇拜感,更加努力学习。例如,在上诗歌时,一开始我就为学生表演了诗朗诵,来鼓励学生诗歌要大声读出来,甚至可以加上动作辅助自己的情感,后来学生朗诵非常投入,诗朗诵比赛地时候都精心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了进去。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老师不断摸索的大艺术。知识广博的老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青睐,这也需要老师不断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并能够适当在自己的课上体现。老师得是一眼活的泉水,这样才能使学生汲取到最新鲜的知识,才能使学生在心底对老师产生敬佩感,进而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维护好教师的合法权威

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当然要在班级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但与此同时,青年班主任也不能放弃自己作为老师的权威,否则,过分的民主反而会使班级陷入混乱。这里,我就有一个教训。

作为班主任,换位子是极其常见的事。有时是为了实现班级的互帮互助,有时是为了避免一些爱讲话的学生扎堆坐在一起。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每次换座位,我都会征求学生的意见,我自认为学生是班级的主体,换位子当然应该尽可能的做到既有利于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尽可能地让学生满意。但当学生发现老师对换位子要求不严格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甚至会有学生以和这个学生没有共同兴趣爱好为理由要求换座位。后来,一位学生的话点醒了我:“即使坐在话多的人旁边我会觉得烦,但是我还是会忍——因为,这是您的决定。”换座位,看似并不是大事,但真正要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满意,其实是并不可能的,班主任不能放弃老师的威严,因为老师,必须站在班级整体的高度来考虑。

很多年轻班主任在高校受教育期间,也接收过不少理论思想——“要做学生的朋友”。但这个理论,年轻班主任必须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和学生做朋友”当然有利于与学生的沟通,但另一方面,当你和学生成为朋友时,也会存在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会失去对你的敬畏感,你的一些话语的执行力会下降,学生会觉得老师好商量,甚至容易出现偷懒的心理,例如年轻班主任很容易遇到学生稍有感冒觉得头痛或者喉咙痛就要求请假回家,其实有些学生并不是克服不了小病痛,甚至有学生实际上是打着生病的幌子,回家娱乐放松。这样下去反而会减弱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如果青年班主任亲和力比较好,建议一定条件下与学生适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老师。

另外,“霍桑效应”告诉我们要多鼓励学生,这当然不错,但班主任们绝对不能放弃自己批评的权利。当学生自习课上吵吵闹闹,一而再再而三违反纪律的时候,必须给予批评,因为我们的教育绝不是对学生纵容,教育是有尊严的,班主任也一样。当然,批评时也要注意方法。例如,自习课太过吵闹可以让学生静站3-5分钟,好好反思,但这种方法不能多用。当众点名批评前,也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大约有个估量。在批评时,还要注意一点,班主任不要动辄就站在道德的顶端俯视学生,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例如把“老师能……,你们却不能……”挂在嘴上,因为一旦老师自己做不到,老师的形象也会受到损害。

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中指出学生有一种共同心理,“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注意,希望老师多看我一眼,多关注我一下”[2]。小学生们都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年轻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状态,俯身听一听学生的想法和心声。但老师们必须注意,与学生进行沟通时,不要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考试成绩上,否则,学生会认为老师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反而产生抵触心理,沟通也变成了应付。有时,老师可以不经意地和学生谈一谈爱好、美食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这样也更容易让学生产生亲近感。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年轻班主任要用好自己的班会课。例如老师们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发现一些问题,在班会课让学生讨论、交流;或者找一找一些热点话题,拓宽学生的眼界,引导学生理性看待一些问题。沟通的方式有很多,写周记也是一种好方法。老师们可以通过周记,了解学生的最新动态,并通过评语与学生互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可以根据沟通的内容来选择环境。例如,开导学生时,可以选择一条环境优美的小径,与学生散步闲谈,这样更容易打开学生的心扉。

“老师要了解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扉,必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成长经历,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找出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的原因。”[3]家校沟通非常重要,与孩子接触最多、对孩子了解最多的往往是家长。年轻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电话以及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这样,一方面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也拉近了家校的距离,使家长更容易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支持老师的工作。

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年轻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其重要性,正视其中的困难,运用策略,主动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汀等.苏權姆林斯基第四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68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4

[3]梁志坤.中学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山市石岐中学为例[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