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无锡惠山小学    陈智伟

内容摘要: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教学情景   情境教学法

正文: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给体育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教师要想上好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必须在教学中努力的创设体育课堂教学新境界。新的课程标准是一个目标体系,它仅仅是从学习目标上向学生提出了适当的要求,并没有学习内容上的限制,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习目标的要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灵活多样的、丰富多彩内容,创设有乐有趣的教学情景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只有当教学活动对他们的心理因素产生有效地刺激并为他们所喜爱时,才会产生一种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才能使潜在的力量真正投入到身心活动中来。因此,在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陈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小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那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的基本手段

    1.运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描述活动情节、过程,以及角色对话等,使学生如临其境,尽情参与。

    2.运用图画显示创设情境:即用图板(小黑板等)标示活动路线、方向,用挂图显现动作形态,过程,利用景物烘托环境氛围,以及在场地上描画“河沟”、“鱼塘”等。

    3.运用歌谣口诀创设情境: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把技术动作要领编写成通俗易懂的歌谣口诀,使朗颂与意念相结合,学习与锻炼相结合,尽快领会动作要领。

    4. 运用动作模仿创设情景,即把各种派生的角色,通过形象的动作表现出来。如象行、马奔、兔跳、鸟飞,以及人物的举止形态和走、跑、跳、投、攀、爬等活动。如学习立定跳远,采用“袋鼠跳”的形式,突出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5.运用声像工具和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利用电影、电视.录音和多媒体等工具创设情境,能增强学习的效果.当我们学习比较复杂的技术动作时,有条件时常常观看技术电影及录相,分析动作要领,观后使学生直接感受技术要点。

    6. 运用大自然中的景象创设情境:创设一个在大自然中娱乐的情境,能使学生在动中有趣、动中有情。动中有练,通过意境情绪的驱使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如,学习短跑时,创设“穿过小树林”的情境。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多样化教学情景的内容

    1、创设“教材内容情感因素”的教学情景

    教材是学生学习、认识、活动的基本对象,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直接因素,因此,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合理选择教材,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多,面广等因素,选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需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情景,如在合作学习教学时,可让学生分析、讨论、确定两人合作、三人合作及多人合作学习等方法的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确个人在集体活动中的作用及个人价值,体验到人与人之间这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及互相协作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这种诱发力的推动下,就会形成“情景”——教师——学生多向折射心理氛围,使学生乐学、愿学、会学,达到锻炼的目的。

    2、创设“优化课堂内部环境”的教学情景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法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形象,生动,辨明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适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如进行篮球教学时,我在课前5分钟,让学生观赏一组NBA比赛片段,队员那精湛的技术,优美的动作及高超的扣篮动作等精彩的比赛镜头,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产生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念头,这种内部环境氛围的创设,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动作表象,提高了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及过程产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形成了主动,兴奋的学习心向,从而焕发出学生学习热情。

    3、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情景

    学生既是受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观,营造出一种活泼生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在一个快乐,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景中,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劳动,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研究,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诱导,开导、指导、疏导、辅导,让学生真正动脑,动口,动手学教材,悟规律,求方法,学会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教师还可通过组织游戏,竞赛及分组学习等方式来进行练习,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能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教师还应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与空间,不断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真正享有充分发挥自己才能、思维、判断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以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发展,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4、创设“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情景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大胆地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思考、质疑,讨论、实践的条件与机会,构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创造获取知识的机会.

    ⑴ 直观法

    运用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发挥主观能动性.如课件,挂图,投影。录像等多媒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学生易于理解、想象,尤其是对于一些难点的突破更容易收到极佳的效果。

    ⑵ 对比法

    它能使学生的思维从比较中得到鉴别,从比较中得以升华,从混淆中得以明晰,产生一种云开雾散的轻松愉快的环境。如:为了让学生明确快速跑与加速跑的技术差异性,我着重从“躯干,摆臂、后蹬”等技术要领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能轻快、较正确地掌握知识并在实践中进行练习。

    ⑶ 设疑法

    设置疑问能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有了疑问后才会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课堂上教师应不断给学生创造‘问”的空间与机会,让学生成为‘问”的主体,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探求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发展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⑷ 质疑法

    “质疑”是学生动脑筋的一种表现方式,是善于发现问题、捉出疑义,以求解决问题的形式。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答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要鼓励学生善于捕捉质疑点,大胆质疑,同时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善于质疑问难,使他们会思考、会分析、会抽象、会创新,从而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5、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教学情景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力量,因为恰当地鼓励可使学生心理得到满足,激发他们不断努力,尤其对那些进步很小,且在同学中关系较差的学生,教师要特别关照他们,不要因为进步小而忽视了他们。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甚至是夸大了的优点,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延伸。

尤其要指出的是:在选择评价学生学习行为方法时,应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结果,也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把评价贯穿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6、创设“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情景

    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只有使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才能学好知识,解决新问题,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提出一些启示性的问题或现象来创设思考的情境,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思维的灵活性、严谨性。

    此外,教师还可针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对课堂中某些问题加以延伸、拓广等,提出一些条件或结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寻求不一定是统一的,预定的答案.如:为什么能完成技巧的滚翻动作?你能懂得几种滚翻动作。这样,学生就会尝试各种形式的练习,并讨论,问答问题,从而使他们体验到了探索与发现的乐趣,领略到学习的真谛,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创新学习的意识,能力进一步得到培养。

    7、创设“良好的情绪状态”的教学情景

    (1)教师要架起与学生情感相融的桥梁,以热情,饱满的情绪融汇于课堂学习中,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热情。

    (2)教师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一是要有一个简洁清新的教学环境,场地的布置要集中。要有新意,器材的安排要整洁而有秩序,教师的仪表要端庄大方等: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中教师是讲授者,要精讲多练,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引导者,要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能力,养成“会学”,“善学”的习惯;教师是参与者,要融于学生的游戏、比赛等教学活动中,使师生关系始终建立平等互助关系。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课的阶段,选择游戏,循环,程序,发现等多种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教学情景”的时机

    1.在课的准备部分运用.通过模仿各种劳动,运动,生物活动等,达到身体由相对安静状态向运动状态过渡的目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极善形象思维,他们见到某种事物,便会情不自禁地浮想联翩,甚至手舞足蹈。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把思维一动作融为一体,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锻炼,以无声模仿操为主,如教师根据季节变化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为线索开展活动。如“找春天”就是在教师语言启发下,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很多奇妙的动作.准备活动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完成的,教师说;“春天来了,小树长高了”,学生可做伸展运动,也可做提踵练习:“春天来了,桃花悄悄开了”,学生可做蹲起斜上举动作,也可三、五人拉手成圆形,表示桃花开;“春天来了,青蛙醒了”,学生可边叫边跳。在这样的活动中,使学生的智能和体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师预设的情境教学中,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在课的基本部分运用。基本部分的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预设有一定情趣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有:①作为处理教材的手段:当我们学习某项运动技术时,常常用特点相近的运动现象来说明学习中的某个问题,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作的情节,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形象化地感知到运动技术的速度、弧度、角度、用力方向,用力顺序、特点等,从而加快学生理解技术要领的过程。如,在教正面投掷垒球的动作时,提示学生想一想“鞭子抽打动物”一瞬那间疾速准确的举动,使学生产生思维联想,得出技术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要领,从而促进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②作为发展身体活动能力的手段:通过角色模仿和情境的过程活动,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走,跑、跳、掷、攀登,爬越等基本活动能力。如,在做高抬腿跑时,让学生想一想上坡骑自行车时的腿部动作;在培养跑的冲刺能力时,可用“追逐跑”或“抓特务”等小游戏进行:在跳跃练习时,可创设通过“雷区”;投掷练习时,可创设“炸碉堡,填炮弹”。如此等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一下吸引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既锻炼了身体,又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③作为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求学生(小组或个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指定的场地位置,或站成规定的队形,或完成布置场地、器材的任务而创设的情境活动。“开火车”,“划龙船”,“火速到达”,“安全转移”等等.这是为了使教学环节、教材之间的衔接紧密和转换迅速,避免无意义的时间耗损而采取的组织措施。另外,还可以创设边转换边放松的调节性的情境活动。

    3. 在课的结束部分运用。为了使运动中所造成的疲劳能尽快消除,使高度兴奋的精神状态得到适当抑制,使身体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过渡到相对静止状态,这部分教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时教师可通过多种方法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运用情境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课结束时,常常采用闭目入静放松法,教师就可提示学生想象自己驾驶着一条大船,课中的大运动量练习,是船在大风大浪中航行,而入静放松时,则是船进入了风平浪静的港湾,静静的,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浪,尤如军港之夜。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只鹰在万里晴空之中翱翔,从而达到快速放松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课堂教学的三大环节,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教学任务在教师预设的教学情境中较好地完成,切实达到了学生在愉快中锻炼、发展的目的,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小学体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来设计情境,切忌死搬硬套,强行结合,要顺其自然.还有创设情境要与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通过角色的表演,情节的发展来完成教学内容,不要只为情境教学而创设“情境”,这样会失去“情境”教学的意义。

2.“情境”教学不是目的而是寓教于乐的一种手段,通过“情境”教学的师生扮演角色,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贴近师生情感交流,加强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有利于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格教育。

3. 创设良好的教学场境,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体育教学主要在室外场地上进行,场地器材是情境创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规划教学场地,把场地设计得美观大方,粉线清晰,器材力争新颖,并尽量使旧器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沙坑平整,垫子洁净,标志物醒目等都能给学生增添美感,引起好奇心和捉高学习的情绪。

    4.情境创设要提高教师的影响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被模仿的对象,是学生的表率.教师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把教学任务、内容贯注给全体学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心理行为,使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活动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从而钦佩、尊重、信鞭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