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浅谈基于儿童视角的数学教学

     

浅谈基于儿童视角的数学教学


无锡市塔影小学 葛晶

 

摘要:陶行知说:“教师要有同理心,教师要具‘备孩子的心灵’,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天地,发现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即教学要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本文提出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更懂数学;利用“儿童视角”巧妙的设计引入环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站在“儿童视角”直观体验,让数学思维变得可触及;用“儿童视角”打破教学设计常规,尝试分享式教学。

关键字:儿童视角、游戏导入、直观体验、分享教学

 

一、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更懂数学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如何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有趣,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从“儿童视角”出发,使用一些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普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生动化、具体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童趣。

在学习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儿歌帮助学生学习。比如在学习年月日时,编制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整,二月特殊不可忘,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在教学认识角时,编制儿歌“我是一个小小角,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想知我的大与小,只看张口不看边。”用这些儿歌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

课堂中教师的问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用儿童化的语言表示出来。例如,在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习惯问“你知道xx的含义吗?”含义一词太过成人化,我们可以说“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xx的意思吗?”小学生的学习多以模仿为主,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你能像xx一样再来说(做)一遍吗?”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仔细揣摩课堂中的每一句话,让自己的语言更柔软,更接近儿童本身的语言。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骄傲的大拇指,一次俯身的倾听,都能有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中也有肢体语言,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肢体语言,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其他学生给予鼓励时可以集体有节奏的鼓掌3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指导用手势表示对与错,这样学生在集体回答时的积极性会更高涨。在教学大于号、小于号这一课时,依旧可以教学学生用左手的食指与大拇指做成小于号,那么右手的食指与大拇指就能组成大于号。像这样一些简单的手势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简单而有趣的语言,会让课堂气氛顿时沸腾,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

二、利用“儿童视角”巧妙的设计引入环节,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个成功的导入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是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用游戏导入,进行实践和探索,会使课堂教学活泼有趣。课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引教学,不仅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欢乐的数学世界,还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课始玩“木头人”游戏,让学生体验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从而引出课题今天学习两种运动现象“平移和旋转”这样的导入可以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苏教版二年级确定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座位设计“找位置”的游戏。并且可以增加游戏难度,通过不全的座位卡,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感悟到,在一个平面内,只有“两维”才能确定一个位置,不仅使学生对探索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而且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当然,课堂引入环节多种多样,有故事情境引入,新旧知识连接引入,设疑引入等等,无论哪种方式,一定要做到不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要面向全体学生,注意控制时间,不能为了引入而引入,适合的才是最重要的。

三、站在“儿童视角”直观体验,让数学思维变得可触及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及教学内容,设计富有童趣的数学活动,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动口又动手,把动手操作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真正做到在“在做中学”。

如在教学《认识角》时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钟面,门,旗子等生活常见物体中的角抽象出来。因为学生生活经验中对角的概念是门角,桌角这样立体的角,和数学中画在平面图上的角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改变学生的认知,像这样的动画演示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抽象出角后,再安排学生摸角,用吸管折角这一系列活动,充分感知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尤其在比较角的大小环节中,学生就可以用手中折出的角相互重合,发现角的大小只和角的张口有关,通过亲身操作实践,重难点自然而然就被突破了,学生的记忆还特别深刻。

为了能正确掌握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面积公式,于是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时,特别注重让学生自己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切拼来寻找图形之间的相同点。到最后的梯形面积教学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此时学生大多都能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教学圆的面积时,也是一边引导,一边让学生动手操作,而不是简单的课件动画演示,动画演示的过程虽然很清楚,但是给学生留下的记忆并不长,很多学生并不能清楚的理解整个转换过程,以至于六年级学习圆柱的体积时,回忆不起圆的面积的探究方法,只有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出来的结论记忆会更深刻,此时学生记住的不仅仅是结论,更是整个探索过程。

除了像这种能用实物让学生直观体验外,还可以创造情境体验,如教学元角分时,就可以创造小小售货员的情境模式,也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实践作业。学习长度单位时,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1厘米长的物体,1分米长的物体等,学习重量单位,体积单位时都能布置这样的课外实践作业。正所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数学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直观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四、用“儿童视角”打破教学设计常规,尝试分享式教学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自主思考、积极 交流。因此可以改变常规的教学模式,尝试一下分享式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解放课堂、解放老师、解放孩子,为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创建时间和空间,为所有的孩子提供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分享交流机会。不仅仅是新课教授,在复习课,练习课中都能尝试分享式教学。
   在某次试卷中,有这样一题:六一班全班定班服,班服的单价越高,总价就越高。而张某同学分享的就是这道判断。他说自己试卷发下来后发现自己的这道题目打得错号,是错误的,于是改为正确的了。听着他绕口令似的分享,很多同学显露出迷茫的神情,有同学直接问:你的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 没想到他的回答却是因为老师打了错误,所以我的这题是错误的……听着他的解释,有学生说:“我们以前做过类似的题目,是单价越高,总价就越高,这个是错误的。”另一个同学反驳道“题目不一样,这里题目告诉我们是六一班定班服,也就是告诉我们数量一定,所以单价和总价成正比例关系。” 听着学生的分享,我心中百感交集,如果不是学生的分享,这个判断题目我根本不会讲!因为判断题目在不少地区已经没有了,而且判断题目很难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而恰恰在分享式教学中,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因为以前做题“单价越高,总价就越高”,这一题是错误的。所以此题我判断为错误,既然老师给我打了错号,所以我又把这题目改为正确的!学生的错误始终没有真正的找到原因,只是简单地把答案改正过来,而没有真正理解题目的意思。

在新课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从而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习题课中,学生的错题分享能让教师更直接的了解到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点在哪。习题课中的分享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更优化的解题方法。分享式教学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分享交流的机会。

总之,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以学生之忧而忧”。要使数学课变得灵动、主动,那么我们就要贴近学生视角,尊重学生的思考,让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的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亲近、感知、融入数学活动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