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现场教学研讨会在我区举行
为了有效推进区域教育主张“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在实践中的落实,4月4日,无锡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现场教学研讨会在扬名中心小学滨河校区举行。
活动现场,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蒋晓丽老师执教了《风儿轻轻吹》,东亭实验小学马洁老师执教了《请帮我一下吧》。这两堂德法课学科味浓,老师们抓住教材的生活性、活动性特点,依据课程标准,充分关注“学为中心“,教学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让学生从生活中来,通过学习再带着更高的品质回归到生活中去。教学中,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探究,在活动中提升,在真实的“在场”过程中,不断进行道德思辨,体现了德法课由教转向学的教学理念。
扬名中心小学严青副校长以《以“研”促“学”,追求学生的真实生长》为主题,向与会的领导及老师们汇报学校德法学科建设情况。严校长及她的团队正以“最学生、真习得”的教育主张,以团队合作研究的方式深入研究”丰富的课程“、”转型的课堂“、”多元的评价“。学科组关注多个维度的研究,始终聚焦于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深度学习。
滨湖区教研员张淼主任和新吴区教研员姚冬兰校长对两堂课分别进行了点评,“智慧”“快乐”“礼物”;“有温度”“有提升”“有方向”,这些有主张的关键词体现了教研员对两堂课给予的充分肯定,但同时他们也希望教师在课堂中更能关注学生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有效地运用当下的及时资源,让课堂能回归学生本位。教研员的点评,引发了与会老师对学生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
无锡市教科院张烨主任围绕“主线、主意、主张”给老师们带来了一段生动的点评:每个德法老师在课堂上要抓住课的主线,在课的推进中融入自己的主意,课堂教学要呈现螺旋形上升的过程,从原点走向原点,做到首尾呼应,在课堂上慢慢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带给学生有滋有味的课堂。这样的点评给所有在场的老师们注入了新的思想源泉,引领大家对德法课堂如何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的思考进一步走向深入!
本次活动同时也是扬名中心小学—夹城里小学两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高地展示活动。通过活动,与会教师对于德法教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理解。大家充分认识到,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首先需要学科组老师不断进行深度研究,以研促学,才能真正转变课堂,引发学生的真实生长。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