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共享云课堂“医康教”融合教育微课第六课

★ 课程简介 ★

国家、省、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将“加强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融合”作为深化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进一步提高医康教结合度,丰富融合教育资源库,精准辅助教师与家长开展干预工作,无锡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无锡市儿童医院康复科自2023年起启动“医康教”融合教育微课程开发工作。

今天为大家分享第六课:

《口吃的早期干预》

007.png

★ 教学内容 ★

一、导入语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

口吃俗称“结巴”,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言语流畅性障碍,通常表现为说话时出现音节或声音上的重复、拉长、卡顿,有的会伴随扭头、眨眼、搓手等不自主的动作。口吃是由多种综合因素造成的,包括遗传因素、言语发展环境及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不会传染,也不会通过简单的模仿而形成。

调查发现,2-5岁儿童口吃的发病率为5%,初发时儿童对自己的异常行为很少注意,这一时期,通过有效的干预,大部分儿童的口吃能够得到治愈。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二、干预方法

1.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初发口吃儿童对自我的口吃很少注意,这时应该防止孩子对口吃产生自我意识。对于没有意识到口吃的孩子,不要过于纠正孩子的说话方式,要多夸奖和表扬,树立他们说话的自信心;对于已经有口吃意识的孩子,则告诉他这是许多孩子在成长中都会遇到的小问题,是可以治愈的,让他放下心理包袱。对孩子的进步,更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树立孩子流利说话的信心。

2.耐心倾听,不打断孩子说话。有的家长听孩子说话困难很着急,想要替他们把困难的字说出来,其实家长应给孩子足够的说话空间,有耐心地听孩子把困难的字说出来,等他说完以后再回应。如果孩子在说话中实在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时,我们可伺机进行语言的提醒。

3.减慢说话的速度。由于儿童的发音器官不像成人一样灵活,当孩子语速加快时,可能出现重复和拖音的现象。我们可以适当降低语速,让孩子跟着放慢节奏说话。当孩子不再口吃时,再慢慢提高说话的速度。

4.降低说话的音量。轻柔缓慢地说话,可以放松喉部的紧张度,改善“卡顿”或“重复”的现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容易卡顿或重复的词汇练习,可以帮助儿童控制喉部,改善言语流畅度。

5.谈话时尽量使用简短的语句。如果孩子用3-4个单词的简单句说话时言语是流畅的,那么就需要提醒孩子说话时句子尽量说短一点。简短的提问有助于儿童直接回答,减轻口吃。

三、结束语

口吃的矫正需要耐心和时间,我们需要积极参与矫正的过程,与孩子一起努力,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语言习惯,最终战胜口吃问题。

好了,我们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