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共享云课堂“医康教”融合教育微课第二十二课
★ 课程简介 ★
国家、省、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将“加强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融合”作为深化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进一步提高医康教结合度,丰富融合教育资源库,精准辅助教师与家长开展干预工作,无锡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无锡市儿童医院康复科自2023年起启动“医康教”融合教育微课程开发工作。
今天为大家分享第二十二课:
《特殊儿童的行为管理(7)》
★ 教学内容 ★
一、导入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环境引发行为的产生,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该行为将来出现的频率。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两种针对行为后果的管理策略,消退法和惩罚法。
二、消退法
消退法主要通过有意识地撤除对问题行为的强化因素,以降低或终止该行为的发生率。
例如:浩浩喜欢在课堂上老师背对他的时候弹舌,老师经过观察后,在浩浩弹舌时不给予任何关注,而是继续讲课并提问其他学生。当浩浩停止弹舌时,老师立即给予表扬和关注作为强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浩浩在课堂上弹舌的行为慢慢消失了。
这个例子中浩浩想要通过“弹舌”的问题行为获得关注,那我们就坚决不让该行为“得逞”,孩子觉得此种行为得不到“强化物”就慢慢消退了。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实施消退策略的步骤:
1.确定要消退的目标行为,这些行为通常是对儿童自身、他人或环境有害的,或者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2.通过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找出行为的强化物,也就是该行为的功能,如实物、关注、感官刺激等。
3.撤除该强化物,让孩子得不到以前靠问题行为得到的喜欢的东西,或者让本来可以逃避的不喜欢的东西得不到逃避 。
我们在运用消退策略,撤除对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时,要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避免因为过度的忽视而导致儿童产生负面情绪。
三、惩罚
惩罚是指在儿童出现不良行为后,给予其一种不愉快的刺激或减少其正在享受的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该行为再次发生的方法。惩罚的类型通常分为短暂隔离、反应代价
和过度练习。
短暂隔离指暂时让孩子离开其喜爱的强化物。如小明在玩沙子的时候把沙子不断地撒到同伴身上,还哈哈大笑,妈妈让他离开沙池到角落里待5分钟。
反应代价指孩子做出了不良反应,就要为此不良反应付出代价。例如天天在排队时不遵守规矩,老师立即把他之前得到的小红花收回。
过度练习指问题行为出现后,让孩子进行和该问题行为有关的费力活动。如小昕把桌子画脏后,妈妈不但要求她擦干净这张桌子,还要擦另外一张桌子。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过度惩罚可能会导致儿童产生恐惧、逆反心理或自我贬低等不良后果。正向、积极的强化才是最有力的方式,我们提倡在运用惩罚时,与正向激励相结合,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