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共享云课堂“医康教”融合教育微课第二十一课

★ 课程简介 ★

国家、省、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将“加强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融合”作为深化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为进一步提高医康教结合度,丰富融合教育资源库,精准辅助教师与家长开展干预工作,无锡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与无锡市儿童医院康复科自2023年起启动“医康教”融合教育微课程开发工作。

今天为大家分享第二十一课:

《特殊儿童的行为管理(6)》

企业微信截图_17411359471852.png

★ 教学内容 ★


一、导入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在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管理中,强化策略是一种最基本,最核心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在其他所有的管理策略中。它主要是选择合适的强化物,针对儿童出现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奖励或反馈,增加他们表现出良好行为的可能性。

 

二、强化和强化物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悦悦有一次吃完晚饭后帮妈妈洗碗,妈妈热烈地表扬了她,悦悦很高兴,后来经常主动帮妈妈洗碗。

这个例子中行为是“帮忙洗碗”,强化物是“被妈妈表扬”,悦悦因为被妈妈表扬做家务的行为增加了,这就是强化的过程。

在强化策略中,强化物的选择很重要。强化物指发生在行为之后,能提高该行为出现频率的事件。通俗一点讲,就是孩子出现了一定的好行为,给他一个喜欢的东西,让他有愉快的感觉,使他今后会表现出更多的这种好行为。强化物应选择孩子真正喜欢又非常渴望得到的东西。通常包括物质性强化物、社会性强化物、活动性强化物这三种类型。

1.物质性强化物能直接使儿童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如孩子喜欢的水果、饼干、饮料、小玩具、贴纸等。

2.社会性强化物可以满足儿童的社交和情感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如一句表扬、一个拥抱、一个大拇指等。

3.活动性强化物可以提供儿童喜欢的活动体验,增加他们的乐趣和动力,如玩水、画画、散步、听音乐、转圈圈等。

 

三、强化策略的实施

我们应该如何实施强化策略呢?

1.明确目标行为。通过行为的观察和记录,我们首先要明确希望孩子出现的目标行为。这些行为可以是简单的任务,也可以是复杂的社交互动。

2.注意强化的时机。孩子表现出期望的好行为时,我们应该立即给予强化物作为奖励。这种及时性能够帮助儿童将行为与奖励之间建立联系。

3.注意强化的强度。一般来讲,强化的程度越高,效果越好。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时间、精力、经济都不允许无限度地提高强化物的强度。我们可以将强化物的强度和孩子的表现连起来—孩子的表现越好,得到的强化就越大;表现稍次,得到的强化就稍次,甚至得不到强化。

4.注意强化的频率。强化频率指按照好行为出现的次数或时间进行强化。如目标行为是吃蔬菜,我们可以固定比率——孩子每吃两口蔬菜就给予强化物,也可以不固定比率——吃一口、两口或者三口随机进行强化。另一种是按时间间隔来决定强化时机,我们可以固定时距——孩子连续两天吃蔬菜给予强化,也可以不固定时距——连续两天或者三天吃蔬菜随机进行强化。

5.逐步撤除强化。当孩子开始频繁出现目标行为后,我们要逐渐减少强化,让儿童能够内化这些良好行为,即使在没有外部奖励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好的表现。减少强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减少强化的强度,比如,从奖励两块小饼干到一块甚至没有;另一种是减少强化的频率,如从每做一组项目就强化到每做三组项目才强化。

 

四、结束语

在实施强化策略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促进他们的发展与进步。

好了,我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