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实小:教研有道 探索无涯
发布时间:2019-04-03
在花开烂漫,生机盎然的时节,通江实验小学的研训系列活动蓬勃开展。4月3日,语文教师集结在一起,参与了由四年级备课组承办的教研活动。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课堂观摩,由王晓青老师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文表面上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品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来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一身正气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重点就在于要让学生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去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王老师主要采用讲练结合、圈点批注、迁移训练等方法,努力将语文教学由“教课文”转化为“教语文”,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语文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精设的教学设计、有序的课堂推进,层层推动着核心任务的有效输出,老师们见证了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研讨环节,王老师谈了教学设计的理念,参与教研活动的其他老师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大家在交流反馈中,相互研讨教学方法,交换教学心得,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让与会老师们受益良多。
字正腔圆的发音,是一种示范;声情并茂的诵读,是一种感染;抑扬顿挫的吟咏,是一种陶醉。活动中,朱晓燕老师朗诵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朱老师的诵读情深意长,感人至深,把文中母爱的博大,亲情的真挚表现得淋漓尽致。老师们走近美文、诵读经典,在人文素养深厚的沃土上得到了滋养。
学无涯,路不止。教研路上,风光旖旎。走走停停,看看想想,老师们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