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崇宁路教育集团:携一颗初心 探阅读与教师发展的曲径通幽

       沐阳光温馨恬静,享秋风和煦轻柔。为进一步聚焦教学改革,大力提升行动研究和实证研究设计的技术,积极推动课题研究与学科教研的有机结合,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及论文写作能力,11月18日,在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崇宁路教育集团举办梁溪区骨干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0年度“十三五”规划“阅读与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开题活动。

       活动伊始,集团总校长王铭波向全体来宾致辞,老校换新颜,每一位崇宁人基于梳理教育发展路径,探讨如何以课改的态度、方法、理念审视教师发展,期盼攻专的路上越走越远。

       崇宁路小学青年教师赵思怡执教了新国标分级阅读展示课《Frog in the well》赵老师基于阅读KWL理念整体设计,关联已知经验构建故事导图、观察图片细节发展思辨能力,通过体验表演激发学习,为绘本故事的整本书阅读作了积极的尝试,得到了与会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

       观课后,无锡市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万娴结合课例做了英语课程校本特色发展路径的汇报。英语学科既要关注工具性,更要牢牢把握其人文性,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发展沟通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学科组以教材为载体挖掘育人价值,以活动为抓手促进育人推进,以文化为突破提升育人内涵,形成了鲜明的学科育人特色。

       来自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省特级教师潘开英、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李英、沁园实验小学校长吴菊以及扬名中心小学英语学科组长陈烨等课题领题成员逐一进行了2020年度“十三五”规划“阅读与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开题论证。她们精彩的发言,使与会老师对阅读素养的培养有了更深的认识。

       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家赵宪宇老师奉上了一场格外接地气的专题讲座。他指出,课题研究不乏趣味,只要带上想象力踏地而行,将学术语言转变成教学语言,将理论研究现场转变成教学研究现场,一定会散发出无穷的教学魅力。在赵老师的引领下,老师们都重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再度燃起学科教研的热情。

       上海外教社副编审黄新炎博士将他的80本著作《聆听:外语界前辈的声音》赠与梁溪区小学英语种子教师与之共勉。此外,黄博士关于《外语界前辈的治学理念和人生智慧》的专题讲座同样深入人心,他从教师身份认同、教师能动性、教师韧性、有效时间管理等九个方面与老师分享了诸位名家风采,接下来,老师们也将继续思考,怎样走向成才之路,做个有心人,做个有良知的外语人。

       撰写论文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来自《教学月刊》总编、社长陈永华主编通过别开生面的远程连线方式为大家带来了精神大餐:《说说教学论文撰写与发表那些事》。陈主编结合自己多年的审稿经验,在甄别、欣赏、对比中给了老师们诸多启示。

       活动尾声,梁溪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魏星进行了小结。教研虽无涯,探索亦有道。教学与研究相长,问题与智慧相生。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一次次研讨,更离不开日常的阅读与写作,将写作融入阅读、观察、实践和思考,老师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