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心中的那把尺 ——五爱小学“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3月26日,为了探讨“减负”策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五爱小学全体教师齐聚人民路报告厅,精心组织以“守住心中那把尺”为主题的研讨会。
许科勤副校长就教育局教学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度地解读与剖析,从“课程改革”和“减负增效”两方面,为老师们明确了今后的工作重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重要的途径。面对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问题还给学生,许校长根据学校课堂转型推进的“八个可操作指标”,强调了要进一步推进任务单的个性化使用,建立真正灵动的课堂。对于分层作业的落实,许校长表示各学科老师要精心设计,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生长的空间。
如何推动“减负增效”?她提出了两个关键词“立即”、“尽全力”。具体细化,其一是积极完善作业管理机制,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其二是切实转变作业设计理念,用命题推动课堂转型;其三是不折不扣落实日常 “六认真”教学常规,用智慧来推动“减负增效”。
如何真正走心地做好“减负增效”工作?德育处余慧老师的精彩分享,启迪了在场所有的老师们。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育案例,娓娓讲述了“爱”是挖掘孩子内在潜能的佐料。她提出,“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爱”“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除非他感受到很多尊重”“人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她身体力行,用自己的爱与智慧向大家诠释: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发光,积极挖掘孩子内在向上的力量,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智慧的老师所应做的全部努力。
研讨会的最后环节是“与名师面对面”,老师们针对目前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参会的名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邱洲和、张海燕、惠云和周咪老师提出了“如何提高参与课后服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找到作业量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平衡点、如何有效落实识字教学任务以及针对性地进行“补差”等方面的问题,许敏峰和顾晓华校长深入浅出、妙语连珠,一一进行现场解答,令在场的老师们深受鼓舞。更不是简单地照搬和复制。我们在学习中感悟,在沉淀中反思。 路虽远,行则将至。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路上,执著的五爱人永远会坚定不移,行思并举,做勇敢的追梦人!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