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风“教”日暖,“研”途花开 ——五爱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

一根粉笔,三尺讲台,六本教材,千余名学生在老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学是“核心”,教研是“灵魂”。阳春三月,五爱集团的数学老师们携着一颗初心,拥着一份深爱,在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里,在才思飞扬的数学课堂中,探数学之妙,品数学之魂。

3月25日下午,凌国伟名师工作室、深度学习 思维课堂梁溪区小学数学研训活动暨名师空中课堂启动仪式在五爱小学人民路校区报告厅举行。

吴雨婷老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律》一课。首先,以成语故事《朝三暮四》产生数学问题——3+4与4+3是否相等?接着,在归纳、总结加法交换律时,让学生经历“观察—举例—归纳—验证”的过程,感悟规律,积淀经验,涵养意识,发展能力。在此基础上,吴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结合律,并通过对比这两者的异同之处,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即变中保持不变。最后,在精妙的习题设计中,学生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使数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随后,顾晓华校长以“想清楚 说明白”为主题,开展生动有趣的互动环节。在这个环节里,老师们踊跃发言,纷纷阐述自己的见解,蹦出了一个个生动而简洁的教学观点。顾校长结合老师们的观课感受,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招术:1.回归本质,加法运算律教学要去追溯加法的本义是连续计数。2. 利用直观,数学老师要学会利用直观图形来图解数学抽象的知识,让规律变得可视化。3.建立联结,拓宽知识,与思想、方法、情感建立联联结,让学生成为深度学习课堂的主角。最后,顾校长向在座老师推荐了《学记》这本书,并鼓励大家以此为法,勤学习,共进步。

教科院黄伟星主任以“关注本质 深度教学”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黄主任以数学课标的“四基四能”,说明数学教学让学生学会数学思维,达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目的。黄主任又结合吴老师的《加法运算律》这一课,从整体和结构的视角,阐述数学教学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回到知识本质;在知识本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学习的表征,课堂中学习单的使用,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载体。

工作室导师凌国伟老师为我们阐述了运算中的不变性和规律性,就是运算的性质,即运算律。与此同时,也提醒老师们在运算教学中要注意充分感知和归纳思维。随后凌老师结合《加法运算律》这节课,对吴老师的课进行了表扬和肯定——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既符合编者意图,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回归知识本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凌老师还从核心素养的角度,为运算律教学提供建议:1.要有意识去培养数学意识,包括符号意识、规律验证意识以及类比推理意识。2.提升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回顾反思”的能力,以及大问题驱动课堂的意识。3.注重规律验证,小学生数学规律验证的特点:①运算过程体现在图表、操作和数量情境中。②表征规律要适用于一类例子。③从表征结构中体现一般化的结论。数学教师要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做到“会、懂、通”三个层次,这些宝贵的想法和建议,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春风不可误,春光不可欺,春意不可负,数学教研与数学学习从来不只是春天的事。知之,学之,念之,思之,用之。希望孩子们,老师们懂加减的快乐,明方圆的美丽,在数学的世界里共同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