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爱小学:秋光旖旎逐梦行,思维碰撞提素养——江苏省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魏星特级教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金气秋分,净朗丰厚,正是一年难得处,最是一年圆满时。9月24日下午,江苏省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携手魏星特级教师工作室,为与会老师提供了一场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主题的语文盛宴。参加活动的有来自两个工作室的成员、五爱小学的语文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
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的朱莉老师带来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麻雀》,朱老师通过“作者如何表现出老麻雀的勇敢无畏”这一主问题,架构起课堂的整体脉络,立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引领者、合作者的身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入到文本的语言文字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三个方面体会作者的文字表达,真正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师生在课堂中探索、交流、互动,利用课文这个“例”,拓展仿写,努力实现“例”的增值。
魏星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徐军辉老师呈现了六年级沉稳大气的课堂——《金色的鱼钩》。徐老师从主要人物、特定环境、特别情节、特殊事物、人物形象等方面带领学生回顾整个单元,建构文本阅读的框架。抛出主问题:发现小说中不符常态看似矛盾的细节,并尝试自己解开疑惑。学生聚焦主问题,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深入文本,在朗读和交流中品读人物品质。最后的拓展阅读,回扣开头的阅读框架,教师在课堂中四两拨千斤,不用过多讲解,但学生却学得入心入情。整堂课浑然一体,让人回味。
课后,工作室成员自由言说,思维碰撞,各自发表观点,研讨氛围浓厚,老师们都意识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杜威说过:“不断改进教学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学生放在必须思考、促进思考、检验思考的情境之中。”我们的语文课堂要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能力。今天的两节课,逻辑线索都非常清晰,《麻雀》一课重在联结,《金色的鱼钩》则倾向于梳理与探究,给学生搭上脚手架,让学生能进入文本的核心。
魏星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梁溪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所所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魏星和大家分享了他眼中的“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培养学生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将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工作,我们要让课堂多一些理性思维,让理性思维助推形象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要必须思考的情境中,有效激发并促进学生的思考,学生在课堂中相互讨论、教师的教学点拨都要指向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魏星导师还从“关联、梳理探究、质疑、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反思评估”等六个方面给大家传授思维课堂的秘诀,让大家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江苏省华燕网络名师工作室导师、无锡市五爱小学副校长华燕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她希望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去功利化、去干扰,做一个纯粹的语文老师。一是在深度解读文本、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课堂的思辨环节有充分地预设;二是善于捕捉课堂中学生生成的亮点,通过追问和同伴合作,解决学生思维的困惑点、混淆点,思维获得澄明;三是学会及时梳理,打通单元脉络,整体关照,让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延伸发展,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无限增长。她还推荐了上海市特级教师余党绪的《祛魅与祛弊:批判性思维与中学语文思辨读写》一书,鼓励大家博采众长,拓宽视野。她还传授了积累课例片段、及时反思提升,串珠成链,凝练自己的语文教学观点的过程,老师们受益良多。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更远,两个工作室的联合教研活动更是获得了“1+1>2”的效果。老师们在智慧碰撞中收获满满,也更加激发起了对于语文教学专题研究的热诚。聚焦提高课堂思维品质,将会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