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益中心小学:重走长征路 燃起新火炬
秋光绚丽,金风送爽。为了铭记红军的丰功伟绩,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无锡市广益中心小学六年级前往绿羊农场开展“学习老红军,重走长征路”大型户外实践活动。
“身肩民族存亡贵,写得光辉历史篇。”走过户外长征历史长廊,在对先辈们的崇敬中,六年级各个中队的少先队员们陆续换上了“小红军”服装,在教官们的带领下,到达营地集合。
在振奋人心的经典革命歌曲中,活动开始了。同学们声音响亮,誓言铮铮:“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在庄严肃穆的长征广场上久久回荡。随后,总指挥官以中队为单位创建了八个营队。每个中队推选出营长和护旗手,上台进行授旗仪式。
“崎岖陡岸,汹涌江流。”红军这支英勇的队伍向着遵义无畏前行,向着曙光执着进发。“天路纵横,海江任渡,不忘初心常驻眸。”在拓展项目“强渡乌江”中,每个营队八人一组,共骑一个“毛毛虫”,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分批按次,都到达目的地,才能获得集体的胜利。同学们喊着口号,步调一致,你追我赶,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
1935年9月,英勇善战的红军将士经过两天激烈的浴血战斗,全面攻克腊子口天险,党中央和红一方面主力军终于走出了雪山草地,打破了蒋介石妄图利用恶劣的自然条件“困死”红军的阴谋。少先队员们在教官们的指导下,学习匍匐前进,穿越“地雷阵”;据枪射击,投掷“手雷”,考验了队员们的力量和精准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时刻给队员们精神的力量。
1941年3月,八路军第359旅官兵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少先队员们也学习八路军们,在训练拓展之余,自己动手包馄饨、煮馄饨,感受劳动带来的踏实和幸福。
誓言仍在耳,使命还在肩。身处前所未有的崭新时代,同学们肩负着伟大的使命,理当不负韶华,只争朝夕。希望广益少年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