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通德桥实验小学:美术与阅读的双向奔赴

近日,通德桥实验小学开展了主题为藏书票的一课三磨教研活动。老师们利用藏书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读书、爱书,从而产生收藏书籍的热情的。关于藏书票:19世纪和20世纪的欧洲,藏书票非常盛行,雨果、莫泊桑、福楼拜等大文豪都爱用藏书票许多著名画家如高更、马蒂斯、毕加索都创作过藏书票。藏书票的作用:是书籍主人贴在书籍上的标识,从这张小小版画作品上我们能充分感受到藏书者对书籍的热爱,对美的追求。

一研:激趣赏“票”入境。《藏书票》这一主题的设置需要教师引导、转换学生理解版画的思维,对学生而言,既降低了难度,又十分实用,还可以作为小礼物互赠,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复杂的版画制作转换成藏书票这种微型版画的创作,对老师们是莫大的考验。

美术组老师们通过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慧赏活动单(即导学单)的设计,由顾沛文,冯蕾、罗敏三位老师进行了一课三磨的教研活动。

二磨:设计运用“导学单”。顾老师在一磨课中设计了学生最熟悉的本地名胜—惠山古镇,首先引导学生感受古镇特色景物之美,再通过导学单的形式了解版画藏书票的相关知识,学习设计藏书票,接着结合惠山古镇文化资源制成小型粉印版画藏书票,逐层深入,感受藏书票的构成美、图案美,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探索了惠山古镇的艺术之美。

一枚小小的藏书票,不仅是纸上宝石,更是学生和古镇之间连接的桥梁,通过古镇藏书票的设计,不仅走近了古镇,更是爱上了书籍。小顾老师也将此课录像参选了区优秀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冯老师在二磨课前导学单的设计,完美解决了课堂师生互动气氛尴尬、提问环节会冷场,这些课堂常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对藏书票主动作初步的了解。教学节奏环环相扣,先请学生带着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走进课堂,用老师书上的藏书票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用中国最早的藏书票的内涵,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解决了藏书票的表现形式、尺寸、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又通过观察身边美术书上各种藏书票,寻找、比较、发现图案与文字外形的异同,孩子们畅所欲言,从家乡历史文化,风景植物动物人物,个人信息等方面大胆表述着自己所想。为创作环节做了很好的铺垫,此时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高涨,产生了想动手试一试的强烈欲望。分步骤制作方法及讲述理清了学生的创作思路和反写字这一难点,学生首次尝试这一技能,全身心投入创作,亲手为自己的爱书制作一张藏书票作品,也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

罗老师结合正在进行的第一单元《我的故乡》最后一课《故乡的桥》,将古桥主题与藏书票相结合进行了三磨课。相比一磨与二磨,三磨课更注重内容的表现。在对《故乡的桥》充分了解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理解用粗线和细线直接勾画“清明桥”,“大公桥”等故乡的古桥、名桥。注重画面的点线面的结合。制版时分两部分,有力气的用刻刀制胶板,力气小的还是刻画吹塑板,两种不同的材质与完全不同的雕刻,带给学生完全不同的艺术冲击。课后,学生将印有藏书票的课外阅读夹的更紧,我们相信会更多印有自己专属藏书票的书籍出现在他们的书架上。

三提升:创绘创想成创“艺”。人有精神才能屹立,人有品格才能恒久。“一课三磨”成就的不仅仅是教师的课堂,还有教师的教学自信与职业尊严,而更为重要的,或许正是教师的教学品性与情怀

读书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愿今天这小小的藏书票一课能让同学们在读书的黄金年龄爱上看书、读书、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