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中心小学:培训赋能 智慧共生
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积极践行“深度学习·思维课堂”区域课改理念,推进学校“‘强学力行’学科探究文化的实践建构”项目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师参与项目研究的能力,近日,扬名教育集团“学科探究文化”项目专题培训活动在扬名中心小学5号楼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由扬名滨河小学刘志强副校长主持,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刘登珲副教授,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唐文老师,两校校级领导、中层、学科组长、备课组长、扬名中心全体语文教师共百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扬名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组和扬名滨河科学组首先进行了“学科探究”小专题研究分享。中心二年级语文组领着大家走入了“美味的汉字”研究之旅,林娟老师概述了专题研究的背景和实施情况,孙丹艳老师结合课堂教学视频展示了课中探究的过程,曹春凤老师分享了学生课后再探究的收获。探究过程环环紧扣,很好的体现了课内与课外,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扬名滨河小学科学组基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设计了紧跟社会,贴近生活的《科学佩戴口罩》课程。通过“口罩知多少”、“我会戴口罩”、“我来做口罩”三个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探究中掌握科学知识。在“我来做口罩”这一环节中,老师们又进行了学科融合教学尝试,以自制的口罩为画板,鼓励学生自主作画,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又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扬名中心小学陈蓉欣副校长对两个主题研究做了点评指导。陈校长肯定了老师们参与项目研究的热情,赞赏了老师们精心设计的研究活动,并提出了两点建议:希望老师们在设计研究活动时要更关注学科特性,以学生学科素养的真正习得作为活动设计的旨归;希望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要多想一点,考虑“为什么学?”“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等一系列问题,努力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接着,刘登珲博士结合学校的“学科探究项目”与最近刚刚颁布的22版新课标,做了题为:《新课程“新”在哪里?》的专题讲座。刘博从新课标的课程实施入手,向大家阐述了实践育人、学科探究的具体路径,希望老师们通过项目研究的持续推进,实现从掌握专家知识结论的“新手”到学会专家思维过程的“能手”再到运用概念工具解决问题的“高手”的转变。
秉承前瞻理念,展示科研魅力,开拓育人视野,践行创新之风,风光正好,科研正兴,扬名教育集团,一直在路上!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