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通德桥实验小学:栉风沐雨 玉汝于成

——记通德桥教育集团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结项汇报

为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核心理念,打造“学导课堂”2.0样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梳理和展示“高校支持项目”研究成果,10月27日上午,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通德桥教育集团--淮阴师范学院高校支持项目结项暨通德桥教育集团数学‘学科高地’展示活动”如期举行。淮阴师范学院高校支持项目组核心专家郑庆全博士、江南大学刘向永博士、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凌伟主任、王洁老师、通德桥教育集团数学教师以及区内兄弟学校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由张旗美教导主持。先由马丽莉老师执教《认识几分之一》一课。马老师遵循“循学而导”的理念,以折纸游戏导入,设计了大问题、大活动,导引学生充分、自主展开深度学习。本节课的四个亮点:从“教科书”到“大活动”的跨越、从“小活动”到“大任务”的整合、从“按序来”到“全放开”的嬗变和从“一节课”到“整本书”的超越给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

马老师上课的同时,三组课堂观课组的老师们手持项目组自主研发的《“学导课堂”观察量表》,依据“自主学习”“主动交流”“同伴互助”等维度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教师指导的时机、方式、成效、次数等作出记录评价。研讨环节,观课组成员带着发现和思考进行了交流反馈,全面评价教师的“导”,优化学生的“学”,夯实研究活动的效度与深度。

随后,项目组核心专家、南师大徐文彬教授对这堂课进行了在线点评。徐教授就分数教学中如何理清数和量的关系,在教学中要如何引导学生区分科学意义上的平均分和动手折有误差的平均分,从而获得核心素养下的平均分的抽象能力,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令台下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汇报环节,张旭旦副校长对此次项目结项工作进行了精彩汇报:在淮阴示范学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学校“指向深度学习的‘学导课堂’样态研究”项目不断推进,聚力教学变革,重构崭新的课堂文化、教研文化、评价文化,“学导课堂”教学样态日趋成熟,充分传递梁溪课堂变革“新力量”。

总结环节,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凌伟主任充分肯定了高校专家对教师成长的帮助与作用,高度赞扬了学校“高校支持”项目开展的扎实与有效,并提出殷切希望,建议通过学科领衔人计划不断丰富高校支持项目的内涵。

最后,赵国防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专家一如既往地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支持,通小人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砥砺深耕,奋楫笃行!

通德桥实验小学于2019年11月与淮阴师范学院签署了高校支持项目协议,开启了依托高校力量,深度推进课堂变革的新征程。“学导课堂”依托高校支持项目平台高品质地推进,受到了市区领导、专家的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实地调研,提出宝贵建议。今年5月,《“教材体例”转化为“学材体系”的学导课堂建构》项目,在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与内涵建设项目评审中胜出,入选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与文化建设”项目,成为本年度梁溪区唯一一所小学入选的项目;2022年8月,无锡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教师发展专项课题《高校支持下的学校本位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经专家论证,顺利开题;2022年9月,学校获评全国小学数学魅力课堂教学研究“优秀实验学校”。集团专著《让素养生长:学导课堂》已经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学导课堂”研究成果亮相《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并入选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学校美誉度不断攀升。

有一种结束叫作新的开始。此次活动,为下一阶段高校支持项目明晰了方向和思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相信,在通小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将积极打造项目精品,为本区高校支持项目建设奉献出“梁溪”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