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验小学:喜报:通徳桥实验小学获评省级“红石榴家园”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通德·红石榴家园”获评江苏省第三批“红石榴家园”!
通德桥实验小学作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梁溪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学校”,积极践行民族团结教育。经过逐级实地考核、陈述答辩、专家评审,学校顺利成为梁溪区唯一一所获评省级红石榴家园的学校。
创建过程中,无锡市梁溪区人大常委会视察团、梁溪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锡明、梁溪区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苏旭、区委教育工委委员范伟等领导先后多次到校实地查看指导,从物型空间打造、过程资料整理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并于2022年12月8日迎接省评定小组现场答辩。答辩现场,省民宗局郭志清主任充分肯定了学校“五个一”民族团结教育典型做法,并对“通德·红石榴家园”的实际创建给予了高度评价。
江苏省无锡通德桥实验小学以培养“德才兼备、通达天下”的通德学子为目标,四十多载学雷锋,精心打造了“五个一”工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新时代“雷锋少年”走出了一条成功道路。
每周一节“援疆课”,两地同开“石榴花”。学校与无锡军分区于2020年6月,共同开设了援疆“名师云课堂”,每周通过视频直播,现场互动,新疆阿合奇团结小学和通德桥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实时同上精彩课堂。截至2022年12月,累计开设援疆课54节,无锡军分区政委常新生、“杨根思连”现任指导员王玉恒、中国人民解放军“王杰班”班长王大毛等一大批现役军人、战斗英雄到校上课,为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创造了鲜活且感人至深的宝贵课程。
每月一节“班会课”,牵手共育“石榴红”。学校每月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课和队活动课,通过唱一唱、演一演、谈一谈、画一画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走进各民族,了解民族风俗,激发团结情感。
每年一次“夏令营”,友爱共诉“石榴情”。2022年6月,学校承办了“太湖美·天山情”国防军事夏令营,来自新疆的17名师生代表,在无锡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活动。两地师生在学校雷锋广场亲切见面,交换礼物,联谊联欢、3D打印、机器人编程,让每个新疆学子流连忘返。他们还一起走进军营,参观了驻锡部队,接受了红色党史教育和国防文化教育,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民族团结教育全面升华。
每人一项“微行动”,帮扶共结“石榴籽”.在“通德·红石榴家园”,每一位老师、学生都积极为民族团结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学校充分发挥区“循梦少年”教育品牌优势,建设“循梦书屋”。近年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35场,组织800多名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捐献活动5次,捐献书籍、绘本3862本,教职工志愿捐献爱心文具3000余元,赵国防校长个人在青海循化就援助了5名藏区学生,每人每年500元助学金。华锦余老师前赴循化支教一年,用教育托起民族团结志愿之光。
每班一个“石榴站”,潜心打造“石榴园”。学校“雷锋文化馆”中的“红石榴家园”活动阵地,民族团结教育展板、友好交流纪念品等展品一应俱全,阵地还有一个互动学习的空间,同学们能在红石榴家园试穿少数民族服饰,开展民族故事宣讲等精彩活动。墙上挂着的那面锦旗,是团结小学全体师生一针一线亲手绣成。金色的丝、情浓的线,汇集成民族团结的永恒主题。
“通德·红石榴家园”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每周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每月一次心理团辅活动。本次省级“红石榴家园”获评,不仅是对学校多年来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认可,更极大地鼓舞了学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根铸魂育新人的信心。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