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谊实验中学:青年教师展风采 物联科技绘未来
汇聚新力量,奔涌向前行。2024年10月23日,“梁溪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修活动暨八年级第二单元新教材研讨活动”在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提升他们对新教材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全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青年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物联网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交流心得,碰撞智慧火花。
侨谊实验中学的青年教师李丹老师带来了《物联网的传感技术》一课展示。李老师作为2022年刚加入教学团队的新生力量,自从教以来便以谦逊的态度积极向校内资深教师请教,并深入研读信息科技学科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内容。
在这节课中,李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智能小车的传感器设备,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联网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通过实际操作智能小车,学生们直观感受到了物联网技术如何通过传感器收集数据并进行反馈,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这堂课不仅展示了物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也充分体现了李丹老师对教学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蒋蕾老师带来了以《物联网的数据采集单元分析》为题的专题讲座,重点展示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与思路。蒋老师以学生生活中的学校地下车库接送系统为切入点,展开了本单元的设计,通过这一真实场景的引导,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她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设计出一系列连贯的教学环节,帮助学生逐步深入理解物联网技术的核心知识点。这种贴近生活的大单元设计思路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
侨谊实验中学2023年入职的青年教师金玲彬带来了《物联网的识别技术》课堂展示。作为一名新教师,金老师注重学生的协作学习,并在本节课中运用了互动白板这一教学工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绘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识别技术应用流程图。通过分组协作,学生们讨论并整理了物联网识别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图书馆借书系统、地铁刷卡系统等。此外,金老师还设计了一个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识别技术的优缺点,如图形码识别技术与RFID技术,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识别技术的基本知识,还通过协作讨论培养了团队合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互动白板与视频演示等工具的结合使用,使得整个课堂充满互动性与创新性,学生们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多样。
在本次教学研讨中,参会的听课老师们纷纷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和建议。教师们对青年教师的课堂展示表示肯定,认为他们的教学设计紧扣新教材内容,课堂组织有序,学生参与积极。此外,听课教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意见。
来自英禾双语学校的高黎老师建议,物联网识别技术的教学应更多融入实验环节,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增强对技术的感知与理解。东林中学的臧渊老师则强调教学应以学生反馈为核心,建议通过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节奏,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教研员杨嘉辉老师对青年教师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赞扬他们在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方面表现出的专业性。同时,杨老师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讲解时应适当放慢语速,确保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在协作学习环节,要为学生明确分工,增强小组活动的效果;在导入部分,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整体课堂的互动性与学习效果。
整个教学研讨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参会教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启示和实践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
此次梁溪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修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更通过多位资深教师和教研员的反馈与指导,帮助他们在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和学生互动等方面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提升。这场充满智慧碰撞的研讨会为物联网教学的未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信息科技课堂的创新与发展铺平了道路。我们期待青年教师们在未来的教学中继续砥砺前行,不断突破,推动信息科技教育迈向新的高度。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