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双河新村小学:聚焦课堂共研 赋能教学提质

4 月 17 日,通德桥教育集团 “新课标・新教材・新教学” 小学英语主题研讨活动在双小举行。李英工作坊成员、盛春燕工作坊成员、江南大学顾琦一教授以及集团全体英语老师齐聚一堂参与此次活动。大家围绕 “真学习、真思维、真发展” 课堂样态,以五年级下册《Helping our parents》为载体,展开从课堂实践到理念升华的深度教研。

活动伊始,无锡市双河新村小学的徐璋源老师带来《Helping our parents》第一课时教学。她以家庭劳动场景视频导入,通过 “Who are helping? What are they helping? Why are they helping?” 三级问题链层层递进,紧密围绕 “How to help our parents?” 的大问题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不同于传统按时间线推进的教学方式,徐老师借这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拆解语篇:先识别 “谁在提供帮助”,再梳理 “具体帮助行为”,最后探究 “帮助的意义”。过程中,她适时提供语言支架,于潜移默化中体会 “帮助父母” 背后的家庭责任,实现语言学习与情感理解的有机融合。

课后,在教研员李英老师的主持下,全体教师展开评课研讨。李老师从教学创新与实效出发深度点评:“徐老师的课堂突破性地以‘帮助父母’的主题意义为核心,通过‘谁在帮 — 帮什么 — 为何帮’的问题链串联教学,让语篇解读从表层信息梳理走向深层意义探究。” 她特别指出,结构化的语篇解读策略显著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复杂语篇变得清晰可触,精准契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 “真思维” 在课堂落地提供了有效路径。

随后,来自江南大学的顾琦一教授带来 “跨学科教学的意义与实施” 专题讲座。她强调,英语教学需突破学科壁垒,基于知识整体性与现实问题解决需求,将语言学习与多学科内容有机融合。顾教授结合课例指出,跨学科教学应以单元主题为载体,精选契合内容设计真实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语言,兼顾语言目标与学科素养培养,避免形式化拼凑。她他的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操指导,引发教师对课堂创新的深度思考。

活动最后,无锡通江实验小学盛春燕校长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此次研讨活动既是对 “真学习、真思维、真发展” 课堂的生动实践,也是集团英语学科教研水平的集中展现。集团全体教师要以此次课例为起点,持续深耕主题意义探究与结构化教学策略,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日常教学行动;同时,集团将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与教学成果沉淀,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英语学科高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从课堂实践的细致打磨到专家理念的高位引领,从互动研讨的智慧碰撞到发展方向的清晰明确,此次活动为集团英语教学注入新动力。通德桥教育集团将继续以务实教研精神,探索更具生命力的课堂样态,让英语教学在新课标背景下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