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德桥实幼:高校赋能促成长 美育浸润共前行 ——梁溪区南长中心幼教集团高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第五次活动纪实
近日,一场汇聚高校智慧与学前教育实践经验的盛会在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幼儿园展开。南京晓庄学院华希颖教授携手南长中心幼教集团园领导及教师代表,共同参与 “幼儿阅读圈的课程化建构与创新实践” 项目第五次活动,以梁溪区 “高质量课程改革先行园” 项目为依托,深度融合 “小小生活艺术家:幼儿园美育课程质量提升行动”,为园本课程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活动开场,业务园长王敏娟热情迎接专家及教育同仁,并深入阐释活动背景与议程。她以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小美好”为引,点明“培养幼儿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的核心价值追求,同时结合幼儿园两届艺术节,生动展现园所美育理念与实践成果。
在美育现场展示环节,通德桥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用天马行空的创意惊艳众人。小班幼儿在 “我喜欢我自己” 主题中,通过涂鸦大胆表达自我认知;中班幼儿围绕 “我的幼儿园我设计”,构建出 “机器人幼儿园”“森林幼儿园”“户外游戏场” 等充满奇思妙想的创意空间;大班幼儿则化身 “时光旅行家”,搭建起开往未来的列车,将对成长的想象具象化,每个作品都彰显着孩子们独特的审美视角与创造力。
观摩结束后的协同研讨环节,王园长从 “情感育美、科学审美、情境创美、语言蕴美” 四个维度,深入解读幼儿园生活美育的园本课程体系。她特别强调 “留白” 理念,倡导给予教师创意空间、赋予幼儿表达自由,这一理念正是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 “尊重幼儿主体性” 要求的深度践行。
华希颖教授对幼儿园 “以儿童为中心” 的课程实践与教师团队的美育素养给予高度肯定。她建议幼儿园把握新园建设契机,持续深化课程,开发更具生成性、贴近幼儿经验的项目。同时,从 “儿童行为观察 —— 材料支持策略 —— 经验生长轨迹” 三个维度构建美育评价体系,以此提升教师课程设计与评估能力。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课程实践的交流,更是高校理论与学前教育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通德桥实验幼儿园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持续加强 “通・美” 教师团队建设,让美育融入幼儿日常生活,致力于打造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可复制实践样本,为孩子们铺就更广阔的成长之路。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