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谊幼儿园:凝心四有育匠心 强师赋能共成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2025年6月20日,江苏省第三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学前组)建设推进会在无锡市侨谊幼儿园隆重召开。这场由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主办、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协办、侨谊幼儿园倾情承办的盛会,旨在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着力培育新时代学前教育的专业力量,为构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注入发展动能。
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徐伯钧副主任、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发展研究部孙学东主任、梁溪区教育局人事科卜志燕科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师训部凌伟主任、梁溪区教育局基教科虞旭侃副科长、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综合研训部朱蒙丹副部长、梁溪区基教科幼教干部吴春华女士、梁溪区教师发展中心研训员沈彧女士以及全省第三批重点培育团队代表、市名师工作室学前精英、梁溪区园长及骨干教师济济一堂,共探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路径。
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发展研究部孙学东主任在致辞中指出:无锡深入推进“我为良师”全员行动,以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为抓手,构建“政府-机构-学校-团队”四位一体管理格局。通过问题聚焦、项目驱动的路径设计,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师培养,依托40项市教师发展课题深化理论研究,形成“师德筑基+业务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侨谊幼儿园“童心至善”团队作为典型代表,从区到省的进阶实践彰显团队建设实效。他强调,将以全周期培养机制推动教师从个体成长到群体跃迁,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梁溪区教育局人事科卜志燕科长在致辞中表示:梁溪区深度推进高校知识与教学专业发展项目,联动南大、华东师大等高校资源,构建“名师引领+项目驱动”培育体系。侨谊幼儿园“童心至善”团队作为梁溪学前教育唯一省级“四有”好教师培育单位,在吴昀园长带领下领跑区域教师发展。她强调,此次推进会既是成果展示,更是以教育家精神锚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坐标,期待借专家智慧深化“良师标准”建设,共谱区域师资队伍与教育生态共生共荣的新篇章。他们的话语铿锵,以战略视野锚定航向,强调“四有”团队建设是撬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力的关键支点。 随后,与会者步入一场理念与实践交织的沉浸之旅——“小小生活家·第25届科技节”。这并非简单的成果陈列,而是“四有”好教师团队将教育智慧熔铸于童真探索的生动场域。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所迸发的奇思妙想,与教师俯身倾听、精准支架的专业姿态,共同破译了“四有”在保教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密码,赢得赞叹如潮。 “团队的成长,是一群人向教育深处的共同跋涉。”江苏省特级教师吴昀作为侨谊幼教集团总园长与团队领衔人,作了《与教育生活共鸣——“童心至善”好教师团队建设阶段性成果汇报》。她系统阐释了园所深耕人格教育文化的实践路径。她通过提出“一画像三梯队五行动”的培养范式,构建起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在分享中,她特别强调:团队建设不仅实现了教师专业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更通过构建三级辐射网络,持续为区域幼教发展注入专业动能。以“童心润育童心”的教育温度为底色,以课程改革的深度探索为路径,侨谊团队正绘就着新时代教师与儿童生命共生共长的教育画卷。吴园长兼具实践厚度与理论高度的分享,引发了全场同仁的深度共鸣。 侨谊教师团队以《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教育叙事,奏响团队赋能的成长乐章——青年教师吴卓雅携“人工智能进课堂”赛课难题叩问,成熟教师徐弋以“春泥护花”的深耕经验倾囊相授,骨干教师宋达借“数字赋能”的技术积淀搭建阶梯。这场跨越教龄的对话,不是单一个体的拔节,而是团队根系在教育沃土中盘桓生长的回响。 江苏省师干训中心副主任徐伯钧作《“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的价值澄清》讲座,从政策背景与学理层面解析团队建设本质,以“目标效果化、建设园本化、评价多维化”为框架,提出高校协同、课题攻坚及骨干梯队培养等策略,破解教师结构难题。讲座聚焦师德浸润、创新教师培育与课程优化,以“专业筑基、团队共生”理念,推动教师向研究型转型,既强化科研与机制创新,又注重辐射区域幼教发展,为基层园所提供团队建设的务实路径与协同发展图景。 此次推进会既是践行“四有”好教师标准的阶段总结,更是深耕学前教育实践的全新起点。侨谊幼儿园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动教师团队以“四有”标准破解教育难题,让每一次师幼互动都成为启迪成长的实在实践,为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侨谊力量。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