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谊实验中学:拥抱AI,探路未来教育!
8月30日下午,无锡市侨谊教育集团紧密型学校成功举办“拥抱AI,探路未来教育”青年教师展示活动。本次活动不仅是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更是一次面向未来、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教育实践的前沿探索。
九位青年教师跨学科、多维度地呈现了AI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生动案例,充分彰显了科技赋能教育、智慧重塑课堂的巨大潜力。侨谊教育集团紧密型学校全体教师参与活动,共同见证了一场以技术驱动教学变革、以创新引领育人方式转型的教育盛会。
语文老师宋可凡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展示了AI智能体在科幻小说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豆包创建角色化智能体,实现与学生之间的情境对话和语音互动,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与共情。历史老师杨扬探索AI赋能历史情境化教学,借助AI工具生成“大宋热搜榜”等创意素材,构建沉浸式历史现场,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实现从“预设”到“生成”的教学转型。英语老师靳慧以七年级阅读课为例,借助DeepSeek、豆包等工具完成学情分析、资源生成与评价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让英语课堂更加动态适配、精准高效。数学老师刘亚宁开展基于人机协同的数学实验教学,通过“抛硬币模拟器”等AI工具,突破传统实验样本量小、操作低效的局限,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随机思维。化学老师张宇通过数字化实验手段,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酸碱盐”复习模块,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深化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拓展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生物老师张子薇在教学案例“真菌与人类的关系”中,使用豆包生成图片、视频和科学家智能体,显著降低学生的认知门槛,提升课堂参与感和知识吸收率。信息科技老师顾菲尔提出AI驱动的“选材—讲解—互动—测评”新工作流,以“物联网与国家安全”为例,展示如何借助秘塔AI等工具实现备课减负、课堂增效。心理老师赵馨则在《情绪AI实验室》中让AI扮演“幕后智囊”“台前伙伴”和“课后教练”,生成情境案例、回应学生提问,辅助实现更深度的心理教育和情感联结。物理老师赵蕊利用DeepSeek生成和优化代码,打造浮力交互实验平台,实现参数调控、实时可视化与数据同步,化解抽象理解难题,提升探究能力。
活动最后,研训中心吴洁主任在总结中说道:“AI不是为了替代教师,而是帮助教师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加聚焦教育的本质——启迪思维、润泽心灵、传递温度。真正的教育,是教师的创造力与AI算力的完美结合,是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
此次展示活动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侨谊教育紧密型学校的教师们将继续探索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把创新融入课堂,用科技赋能教学,共同为学生打造更高效、更个性、更温暖的学习体验!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