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元街小学:课程因儿童而完美
12月26日下午,连元街小学《“慧玩”主题学习》课程开发核心小组成员再次相聚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对本学期“慧玩”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报交流。与课程设计时的心情有所不同,此次老师们内心既激动又兴奋,这一年孩子们给他们太多的惊喜,课程因为孩子们而鲜活了。
贴近童心,真情自然地流露。一年级的《我》是对生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一种体验。孩子们在阅读绘本、团队游戏、自我创作中知道生命的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生命、保护自己,学会感恩。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绘本记录着自己的成长故事,如《妈妈生二胎》、《我的伤心事》、《我的秘密》等。六年级的《我们》延续了《我》,从个体转向群体,从学校转向社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回味六年在连小生活中那温情时刻,让他们以一个 “全人”即完整的人,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的身份离开校园,踏上新的征程。
科学整合,各学科完美融合。这是一场学习的盛筵,教师都有计划地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指导学生进行主题研究学习。《泥娃娃》里美术的设计理念、《我们身边的虫虫》用生物知识将昆虫合理分类、《茶》里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知识、《纸》里研究纸特性的科学方法……这些不仅调动了孩子们所有的知识和能力,教师也在这场盛筵中发掘了自身的潜力。主题式学习应该融合全发展、全课程、全能力、全知识,是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相长的过程。
学生参与,课程更加灵动。任何课程的建构、整合、实施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设计时再“完美”,没有孩子的参与就始终缺少灵动。在成果交流会上五年级组的《纸》尤为吸人眼球。在《纸的制作篇》,孩子们拿着自己缝制的滤网,将实现准备好的纸浆小心翼翼地铺在网上,孩子们认真的表情让人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再看《纸的辩论篇》里,孩子们为《电子书vs纸质书》这个辩题唇枪舌战,没有了传统的座位,大家主动上台激情发言,理性争辩;《纸的科技篇》里,同学们通过撕纸比赛,锻炼了头脑和双手,通过纸牌搭建学习了物理知识,通过认识“三浦折叠”,知道了折纸的科技应用……
交流会满载着收获和喜悦,但通过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这一年来的实践,老师们更理性地对整个课程实施过程进行了深刻思考:研究结构要向单向、纵向多结构设计;课外的延伸还要落到实处;研究要更加深入,研究点要更加独特;课程应该更加生动活泼,让儿童享受课堂;通过依靠专业引领,加强动手实践。确实,“慧玩”,不应该是纯粹地玩,而是反映学生学习的状态,学习的方式。“慧玩”要玩出趣味,在自然知识中丰厚阅历;玩出智慧,在科学知识中学会创造;玩出境界,在人文知识中提升素养。要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教学中,自然生长,学习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在自己喜欢的活动,游戏,探索中自主学习。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