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随笔】体验:打破常规思维的钥匙 宁雅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上的策略是结合具体情境,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引导教学,学生则是在习惯性思维的驱动下进行学习。习惯性思维又称“思维定势”,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会按照某种习惯性的思维去进行思考。当学生这种惯有的解题思路与要解决的的问题途径恰好一致时,思维定式正好产生正迁移,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反之,当学生固有的,习惯性的思路与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一致时,思维定势就起到了负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偏差。

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解决问题学习中,常常因为思维定势的负迁移造成学习上的困惑。怎样应对学生解决问题学习中常见的思维定势,教师可以做哪些尝试,我想起了前不久数学课中的一个环节。

四年级数学“相遇问题”教学之后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小华和小明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华的速度是65米/分,小明的速度是70米/分,经过5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多少米?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解答。大部分学生是这样列式的:(65+70)×5÷2。请学生说思考过程时,他们往往依据前面学习的“一次相遇”问题的经验,认为小华和小明第二次相遇时走了全桥长的2倍,再运用“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总路程÷相遇次数=桥长”进行解题。而这道题的难点是,学生对于“两次相遇”时,相遇的总路程以及相遇时总路程与桥长倍数关系的理解和把握。

从学生的想法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出现在第二次相遇后,小华和小明一共走了几个桥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我请两个学生上台进行演示。相遇的过程,清晰地呈现在学生们眼前。当第一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就等于桥长;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时,两人的路程和等于2个桥长而非他们认为的1个桥长,所以两次相遇,总路程应该是3个桥长。学生通过情景再现,理解了题中的“往返”这个关键词,知道小华和小明的行走路线先是相对而行,再相背而行,然后再相对而行,并根据演示情境,画出了行走线段图,从而能顺利的解答这道思考题了。

小华                                     小明   

    

 

<!--EndFragment-->

 

我的

相遇问题的重、难点是对于题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如果单从题目出发,对这些词进行讲解,我觉得比较牵强,学生也不易真正地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讲,体验过的知识能加深理解与感悟,为后续学习带来极好的知识铺垫,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那么运用也会更灵活与正确。

在案例中,当学生利用旧知进行经验迁移时,因为思维定势的负迁移出现问题,我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小华和小明,在教室里演示相遇过程。学生思维的火化不断地被点燃,演示过程中,同学们会不断地提醒“应该离小华近点,小明的速度比小华快。”“不应该在正中间相遇的,他们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正中间相遇肯定是不对的。”“还没走完呢,往返走,还要返回走呢。”学生们在体验的时候引发的思考和问题,正是解题的关键,这比教师讲解要生动许多、有趣许多,真实、有效的过程,为他们理解相遇问题中的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也能真正理解题中“往返”这个关键词的意义,从而积极地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教学有难度的问题时,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探索的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发表独到见解,提出超常设想,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这一过程中,体验就是打破常规思维的钥匙,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时间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经验。

                                 无锡市五爱小学   宁雅瑛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