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行知路上】把握适度的教学节奏

     

把握适度的教学节奏

无锡市塔影中心小学  余玉敏

摘要节奏,原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同属艺术范畴的课堂节奏,就像交响乐队的指挥,能使整堂课的教学演奏出高低起伏、回环往复、错落有致、张弛相间的优美乐章,从而深深吸引住学生,达到教学目的。一个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调动教学节奏的积极因素,对于重点难点“泼墨如云”、“农墨重彩”;对于次要部分则“轻描淡写”、“轻风拂过”。关键处,急管繁弦;宽松时,轻箫缓笛,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富有动人的魅力,更富有艺术的张力。阅读教学中应当把握好调控的节奏,以真诚换童心,以主导促主动,以调控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把握    适度   节奏    教学节奏

节奏,原是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人们常常以此拿来比喻为均匀的有规律的工作进程。同属艺术范畴的课堂节奏,就像交响乐队的指挥,能使整堂课的教学演奏出高低起伏、回环往复、错落有致、张弛相间的优美乐章,从而深深吸引住学生,达到教学目的。一个高明的老师总是善于调动教学节奏的积极因素,对于重点难点“泼墨如云”、“农墨重彩”;对于次要部分则“轻描淡写”、“轻风拂过”。关键处,急管繁弦;宽松时,轻箫缓笛,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富有动人的魅力,更富有艺术的张力。教学节奏是指课堂教学进程的快慢、缓急、强弱、张弛,等等。掌握好教学节奏的韵味,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在实际操作中,课堂节奏常会出现以下一些不和谐的韵味。就语言节奏而方言,有太快和太慢之不足。讲起来快的如打“机关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发送信息的频率太快造成听者信息脱漏、积压,导致信息传收活动的障碍。尽管教师兴致勃勃讲述和讲解,但实际上已经是“单边活动”,没有什么好效果了。慢的又如“更壶滴漏”,跟不上学生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浪费教学时间不说,时间一长,听者感官和大脑皮层细胞自然会引起倦怠,从兴奋转入半抑制状态,心理上也会出现厌倦疲乏的反应,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就内容节奏而言,有太疏和太密之不足。有的教师在课上十几分钟就教完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剩下的时间无法支配,教师在台上发愣,学生在台下瞪眼,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的教师会出现前紧后松的教学现象;有的教师会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还有的老师组织教学的时间用得过多,习惯于占用一点时间去讲一些班上的工作等等,致使教学时间减少,于是只得匆匆授课,急急讲解;也有少数教师受片面升学率的影响,课堂随意加大难度,从一节课来看,教师讲的内容增多了,学生未必都能学懂弄通,常会出现“夹生饭”——教学内容不分轻重,学生学习难得要领。就听觉节奏而言,有太高和太低之不足。有的教师为了追求“最佳”教学效果,放开嗓门,不注意合理控制音量,教室里充满超分贝,甚至隔壁教师也可听到,这样不仅影响学生的听觉神经,天长地久,教师的声带也会带来损伤啊。有的教师说话音量过小,喃喃自语,嗡嗡如蝇,坐在后排学生难听清,学生不能顺利地收取教师发出的全部的语言信息,当然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就视觉节奏而言,有太多和太少之不足。有的老师在课上展示的教具、媒体,包括自己的表情、动作太多,太杂,给人以手舞足蹈、眼花缭乱之感,尤其是多媒体的引入后,有的课上,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资料铺天盖地而来,让人应接不暇,一堂课下来,学生对知识知之甚少,脑子里填满的全是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资料。有的老师上课总是一支粉笔一张嘴,自己高谈阔论于台上,学生正襟危坐于台下,我讲你听,我授你受,毫无变化;有的教师站在讲台前,两手别在身后,或撑在讲台上,整堂课讲下来,一动也不动,让学生望而生畏,不敢亲近,对教学显然是不利的。就情感节奏而言,有太弱和太强之不足。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感染作用,更不了解讲课情感应有张弛适度节奏,因而不会根据内容准确地表达情感,更没有因内容变化而出现节奏变换,讲起课来,总是那么一副面孔,一种腔调,淡而无味,郁而寡情,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影响他们听课的情绪。有的教师对课堂高潮的作用缺乏理性的认识,全是高潮,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只张不弛,不仅容易疲劳和难以持久,而且往往容易陷于浮光掠影的热烈,蜻蜓点水的满足。其实,有效的静堂,必要的“空白”,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呢?

一、要有朗朗读书的节奏

阅读课离不开读。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方法很多,如:个别读、集体读、分角色读、接龙读、分段读等等,但好的读书是有一定节奏的。

对一篇课文而言,阅读的节奏应注意初读、细读、品读、诵读的层次安排,如教学《船长》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读”的训练: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流利;2.抓环境描写的词句细细读,读出万分紧急之气氛;3.抓人物神态、对话描写的词句品味读,读出崇敬之感情;4.熟读成诵,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感受吟诵出来。这样有节奏感地把“读”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边读边悟,学生的感情也就融入到课文中。

对一堂课而言,阅读的节奏应根据教学目标、文章题材、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要求,如教古诗,一首诗常常一课时教完,低年级读古诗节奏常常是激兴趣、教方法、赏名句、明诗意;中年级的教学节奏往往是理解诗题、解字释词、疏通句子、体味诗情、想象意境;高年级又表现为默读知大意、品读释字词、精读明意境、诵读融感情、解读再创作。

如果一篇课文需要几课时教完,每课时的读书要求应体现层次。在听课中,我们常常听到学生读第一遍课文与读最后一遍课文的没有多少差别的现象,这就是没有把握好读书节奏的表现。学生的读书是随着对文章的理解,情感渐渐融合的。对文本理解得越深入读书的效果就更好,读书的节奏也更有韵味。

二、要有静静思考的节奏

阅读教学需要充沛的激情,更需要安静的心境。热闹的课堂中,过于活跃的气氛,学生关注的更多是表面形式。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发展语文能力,体验语文的美,在流程安排上就要注意适时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要给予学生静静地学习、思考的时间,在自我学习与思考中不断完善语文品质。如教学《鸟语》一课时,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与鸟儿动听的交谈感染着他们,由动听到动心,他们也想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课上,我们可以播放百鸟争鸣的音响请学生静静欣赏、默默思考,三、五分钟后让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种静静的“有我之境”中,学生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进曾经经历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们独特的心态聆听鸟语,并将独特的感受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在文中搜索与“我”同感的句段,细细欣赏品味;有的动情地朗读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寻找恰当的语言,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述:鸽子“咕咕咕咕”,分明是告诉我们“热爱和平,热爱和平”,白头翁分明在告诉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孩子们默默地感受着,尽情地渲染着,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真是声声鸟语牵动学生稚嫩心,句句话语激发学生爱鸟情。

课堂中的沉默,恰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在静静地思索中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领悟。

三、要有目标归纳的节奏

向课堂要质量,首先要有课堂教学目标,这样的目标不仅老师要明确,更要让学生了解,不仅要明确认知和过程目标,更要明确情感、价值观的目标。教师心中,明白阅读课三个维度的要求,但就实际的教学并非做到。如果教师对每堂课的目标归纳模模糊糊,学生又怎能渐渐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所以课始明确目标,有利于课堂节奏的展开,课尾验证目标能使课堂更完整,如教学《九寨沟》第二课时,课始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九寨沟神奇的自然风光和可爱的珍禽异兽,了解湖泊被称为“五花海”、“五彩池”的原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自主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既能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又便于他们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还可把教路和学路有效地统一起来,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真可谓一举多得。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有了学习的方法,课堂学习就会更主动、更有效。

四、要有动笔练习的节奏

阅读教学离不开字、词、句、段,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现在的阅读课的训练加强了,讨论的时间增加了,互动机会也常有,口语训练也注重了,缺少的是课堂上给予学生动笔练习的时间。如在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对词句进行圈圈画画,学生圈画的过程,必然是思考过程。教学《春联》的第一自然段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先出示四副春联,指导学生边读边圈画出春联分别描写了什么;再圈画出联系这四副春联的关键词语;接着去掉春联读句,与课文比较;最后让学生画出这一段中首尾呼应的句子。学生通过圈画,理解了句子;通过圈画,学到了排比句的结构特点及包容的具体内容;通过圈画,懂得什么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通过圈画,明白了总分总的段落结构的特点,使学写有了一定的模仿依据。

再如教学重点段落时,在分析的基础上,大多教师常常停留在分析、理解、朗读的基础,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体验是否深刻很难了解。如果增加了练笔内容,教学的效果就容易验证了。如《乡戏》一文课后训练内容之一,要求学生会应用“尽管……还是……”的句式说话。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练习,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理解,照样子填写:

例:尽管带点土腔土调,看戏的人还是听得很过瘾。

1)尽管过去演戏的戏台很简单,演戏的人还是很_____。

2)尽管演戏的是农民,戏迷们看得还是_____。

3)尽管戏演完了,戏迷们还是_____。

4)尽管农家人平时很忙碌,逢年过节还是_____。

5)尽管_____,_____还是_____。

这一设计变单一的句式训练为整合性知识建构,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了及时反馈,使知识在课堂作业中得到巩固,能力在训练中得到提高。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的熏陶。这样的课堂阅读教学真正体现了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课堂阅读教学就需要听说读写这样合理的节奏。

五、要有主导调控的节奏

阅读教学中教师调控自己的教,可以适应学生的学,同样学生依据师生输出的评价信息调控自己的学,可以学得对路,学有所得。注重主导调控的节奏能优化阅读教学最佳组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得到发展和提高。主导调控的方法较多,如:目标调控,根据学习的进程激发学生为实现目标奋发向上的志向,让学生体验达到目标后的成功与喜悦。如学生在自学《最佳路径》一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最佳?再让学生思考,文中的最佳路径是什么?为什么说格罗培斯的设计是最佳路径呢?由于目标调控比较合理,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格罗培斯的做法正是给人自由,任其选择,正因为他尊重、信任人们,所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最佳设计。课堂上,合理的目标调控就如老师借给了学生一双慧眼,或者说擦亮了学生的眼睛,使他们在发现、探索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目标调控还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得开,收得住,促进学生紧扣教学目标,学得生动,教学的效率就会有明显提高。

再如:评价调控,它是建立在反馈基础上,教师对教学过程和效果作出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且通过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进步和成功,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和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评价调控方法主要有:对教学过程、教材内容、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的评价。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教师让学生评价文中的“狐狸”和“乌鸦”,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师生再共同归纳。这一评价的过程,也是深入开掘课文思想性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感染熏陶,而且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时间调控、形式调控等等。阅读教学中应当把握好调控的节奏,以真诚换童心,以主导促主动,以调控增强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