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让教师的生命在共同体中延长

     

让教师的生命在共同体中延长

无锡市扬名中心小学  顾燕萍

在学校内部,教研组是一个常态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组织。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工作,从2003年起,学校就着手开展教研共同体的建设。

一、 创建教研共同体,找准领头人。

在保留教研组基本架构的状况下,由教师自愿组合,自定研究内容、活动时间、地点和活动形式,组成教研共同体。教研共同体是基于任务的、松散的、临时的组织,不拘泥于学科或者年级的限制,可以进行纵向或者横向的延伸、拓展。

在教研共同体的创建和研究过程中,负责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位“领袖”常常是第一个接受某项任务或者申请某个研究项目的教师。作为教研共同体的负责人,要有一些基本的特质:一是要有想法;二是要有方法;三是要乐于分享;四是要善于用人所长。

二、以有效的制度保障教研共同体的运行。

1, 实行项目制,明确活动规则。由于教研共同体是一种松散的、自发的组织,为保障其有序运行,教研共同体的研究实行项目制。

2,制订发展规划,兼顾群体和个体。发展要有方向感,教研共同体的发展同样如此。通过共同体成员的反复商讨之后,某个教研组才能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研究目标,并通过成员的共同实施来完成。通常情况下,教研共同体的研究计划包括:对项目组每位教师的基本情况加以分析,制订项目组的研究目标、步骤和实施策略及有本组特色的学习计划、学科活动安排等等。这些既体现了每位成员的个体需要,更强调了共同体内教师的合作意识。

3,研究常态化,实现前移后续。

所谓前移,即尽可能让更多老师参与研讨课前的分组、合作教学设计,对研讨课进行先行研究,改变了以往“一人上课一人忙”的点状研究方式,使原本仅有某一位教师享有的研究资源产生横向的扩大化效应。

所谓后续,指在研讨课结束后,教研共同体对课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日常工作,再次进行后续的研讨与反思。

这样,在“前移”中促成每位教师的参与,在“后续”中促成每位教师的反思。“前移后续”的教研方式为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了条件,体现各个层次教师的有效成长,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三、教研共同体的特点。

通过10多年的教研共同体建设,学校的教研共同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教研指向明确。也就是说,教研共同体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鲜明的方向或者价值取向,这个方向或者价值取向,不是行政指令性的,而是共同体内部的全体成员基于学科特性和现实状况,通过不断商讨形成的共识。

2. 行动路径明晰。一旦确定了方向,教研共同体内部就会集众人所长,探索行动的路径,并且会十分详细地记录,用以对照、反思和修正。

3. 责任分工到位。在教研共同体实施研究活动的过程中,尽管前台展示的人数仍然有限,但是后台参与的却是全体,因为在共同体中会根据每位教师的个性和特长来分配角色,让每一位成员从自己或者他人的展示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4. 按需灵活组合。一般情况下,教研共同体会突破学科和学校的界线,以完成项目为目标地进行多种组合。教研共同体都是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研究。

由此可见,从教研组到教研共同体,是一个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从单一走向多元的过程是一个从“外控”走向“内驱”的过程。从教研组到教研共同体,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而是从思想、理论到实践的彻底转型,其目的就是要改变教师的精神面貌,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