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教育·教学】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文化视域下的小学古诗教学探究

无锡市五爱小学 张海燕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大幅增加,引起语文老师的思考:如何基于深厚的文化背景,把古诗词讲给学生听?在精准定位语文要素的前提下,与学生一起共读一组古诗,寻找文化的母题;联系生活,体验古诗中的民俗文化,拉近古今的距离;关注诗歌中的意象,让文化的基因融进学生的生命,陶冶人格情操。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  民俗 意象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经面世就引起广泛关注,其中的一大特点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即古诗文的大幅增加。据统计,教材中共有古诗文132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比人教版比较,大约增幅80%,接近翻倍,确实增幅很大啊。为什么增幅如此之大?笔者用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来回答,就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若没有这个“根”,中国人的躯体和精神都是飘零不定的。有了这个“根”,不管到地球的哪个角落,始终有根线牵动着精神和肉体。这就是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因。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面向六至十二岁的儿童,我们如何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背景下,值得继续探究。

一、联系单元,定位语文要素

以三年级上下两册语文教材为例,笔者对两册教材中的诗歌整理如下表所示:

1:统编版三年级上下两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

题目

主题

单元导语

语文要素

三上(二)

《山行》

《赠刘景文》

《夜书所见》

秋天

金秋的阳光,

洒在树叶上,

洒在花瓣上,

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2.学习写日记

三上(六)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望洞庭》

祖国的山河

祖国,我爱你。

我爱你的每一寸土地,

我爱你壮美的山河。

1.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三下(一)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春天

飞鸟在空中翱翔,虫儿在花间嬉戏。大自然中,处处有可爱的生灵。

1.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2.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3.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

三下(三)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传统节日

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1.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2.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节日的过程。

可以看出,每组诗或者说每首诗都承担着单元要素赋予的任务。例如,三上(二)(表示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下同。)这组诗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有一个关键词“金秋”,可以说开篇点题,点明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金秋”。对应的,这组诗的三首诗都是描写秋天的,课后习题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三首诗写得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个问题指引着学生去诗中寻找关键词,《山行》中的“枫林”“寒山”,《赠刘景文》中的“荷尽”、“菊残”,《夜书所见》中的“秋风”等词语,进一步发现,这三首诗都是写秋天的。从某种角度看,这样的发现比仅在一首诗中领略秋天的美好更有意义。如果说对一首诗的解读是在纵向上延申,那么对一组诗的发现则是在横向上的连接。拓开了视野的维度,由原来的一维空间走向了二维空间。继续看,语文要素1: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相应的课后习题是这样的: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结合注释”这一方法,此处是在统编教材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可以说,结合注释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个方法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虽然古诗离我们年代遥远,但是它与现代汉语的距离是紧密相连的,依然承载着当今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

二、组诗教学,寻找文化母题

从表1不难看出,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的标题都是《古诗三首》,之前的人教版、苏教版、S版等教材基本上都是《古诗两首》,增加了一首同主题的古诗,让组诗教学的意味更加明显了。咏秋的诗歌虽不比咏春的诗歌数量多,但是,秋天的诗歌绝对是丰富多彩、情感细腻的。有人在秋天里歌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有人在秋天里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有人在秋天里思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天的细腻情思是多种多样的。孙绍振老师在《名作细读》中解读了六种秋天不同的古典诗情:杜牧《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采用“远取譬”的比喻方式打破了多年来天经地义的想象机制,使得这首诗千百年来一直保持着鲜活的艺术生命力;范仲淹的《渔家傲》在边塞诗这一母题中,没有唐人豪迈、开朗的英雄主义,而是悲中有壮,远离悲秋的俗套;《苏幕遮》同样是写秋天和乡愁,但悲中无壮。在意象上,碧云天、黄叶地、寒烟翠、明月楼,色彩明净,悲而清澈。但是又不像李清照那样凄,没有凄凉之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意象的并列调动读者的想象,构成了完整的视觉图景;刘禹锡的《秋词》在立意上打破了悲秋的套路,使它有了不朽的价值;杜甫《登高》中表达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是相当深厚而且博大。

将三上(二)的三首诗放在悲秋母体的诗歌中比较一番,苏轼在深秋里写下《赠刘景文》,表达的是对人生逆境的豁达和乐观。叶绍翁在秋夜的旅途中看见远处篱笆下儿童举起的灯火,一阵暖意涌上心头。通过一组诗的对比阅读,在横向上连接悲秋母体的诗歌,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同中有异:那些一脉相承的情感共振是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而那些不同的细腻情感,才是这首诗经大浪淘沙后流传下来的原因,毕竟没有哪个读者喜欢读重复的内容。

三、联系生活,体验民俗文化

古代诗歌有很多涉及到传统节日,如果按照节日归类,每一个节日都能做出一个专题。以三下(三)为例,《古诗三首》中选取了关于三个传统节日的诗:春节、清明节、重阳节。其中一道课后习题这样设计:

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第一个问题根据诗文内容或者课后注释能找到明确的答案。第二个问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把我们今天还保留的节日习俗与诗中出现的习俗作一番比较,在比较中体会民俗文化的魅力。在教学这一课时,清明节刚刚过去,笔者在导入环节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师:同学们刚刚度过的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异口同声:清明节)

师:你和家人在这个节日里做了什么事情?(和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扫墓)

师: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前也是这样过清明节的。唐代诗人杜牧记下了在清明节这天的所见所闻,接下来我们走进《清明》。

今天的节日习俗和几千年的习俗居然一样,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了学生和古人之间的距离。小学生学习古诗很少有这样的情感体验,总是感觉古诗在时间上距离我们很遥远,空间上更是没有交集,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感觉到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感,我们与古人一直联系着,没有间断。同时,导入环节也为理解“路上行人欲断魂”埋下伏笔,联系生活中清明节扫墓的习俗猜测“欲断魂”的意思,进一步理解人们在缅怀亲人时的伤心难过。

实践证明,在诗词教学中国融合现实生活中的民风民俗,能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情感上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关注意象,融入文化基因

余光中先生说,所谓意象,就是诗人内在之意诉之于外在之象,读者再根据这外在之象试图还原为诗人的内在之意。要告别逐字逐句的枯燥讲解,就要让学生认识并感受诗中的意象,经历从言到意,再由意到言的学习历程。

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符号,就像月亮,在文化流传过程中,它反复出现在多种题材的诗歌中,逐渐形成了它独有的内涵。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情感深厚且执着,月亮融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直到今天(今后也会),一提到月亮,咿呀学语的儿童也能背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诗句。即便是多年不读诗的理工男,说起“月亮”也会想起“思乡”这样的词语吧,这就是文化的基因。

再看表1,三年级所学的古诗中有两首诗出现了“风”,分别是杜甫《绝句》中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和叶绍翁《夜书所见》中的“江上秋风动客情”。以此为契机,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玩起飞花令:回忆含有“风”的诗句。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做了整理,仅仅收录教材中出现的诗句,课外拓展的暂时不放其中,如下表所示:

2:统编版一至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含“风”的诗句

序号

诗句

诗题、朝代和作者

主题

1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唐】孟浩然

春风

2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清】高鼎

3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贺知章

4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5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绝句》

【唐】杜甫

6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元日》

【唐】王安石

7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8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舟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9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风》

【唐】李峤

10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望洞庭》

【唐】刘禹锡

11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秋风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发现11句写“风”的诗句中有6句写春风。可以推测,写春风的诗还有很多很多。可见,春风多么受诗人的欢迎,细究原因,春风带来了新生命,“春风吹又生”;春风带来了新希望,“总把新桃换旧符”;春风让沉寂的大地焕发生机,“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此时,教师只要做一个诗句的“搬运工”,把含有春风的诗句搬运到一起,学生在诵读中自然地就能体会春风的妩媚,懂得历来的诗人为什么钟爱春风了。这个过程,让“风”的意象走进学生的视野,留在学生的心间。

难道写秋风的诗句就很少吗?留下一个悬念,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关注写秋风的诗句。在这个过程中,就把学习的方法渗透到古诗的学习中,也把文化基因的种子埋在了学生的心中。如果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学过就学过了,读过就读过了,竟然不知道自己学习了这么多写“风”的诗句。待学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不仅文化的基因烙印在学生的生命里,人格熏陶也呈现在学生的生命里。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6.

[2]罗艳.举象立意 言意共赢——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智慧[J]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20.3.

[3]陈瑛.文化视野中文言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策略——以《文言启蒙课》系列读本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