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时间:
梁溪区教育系统校园欺凌举报投诉热线电话:0510—82701457

【行知路上】例谈陶行知思想在小学生意志力培养中的应用 张飞

     

摘要:意志力是人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可见坚强意志力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学生意志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体育学科的独特性相较于其他学科在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本文将通过对小学生的意志力进行分析与探究,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相关教育理念,寻找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陶行知;意志力;体育课堂;小学生

陶行知先生曾在《学生的精神》中提过:“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由此可见,成为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的必要条件就是坚强的意志力。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让他们依靠自身的努力去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就比较差,因此,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强有力的手段。由于体育课堂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思维发散性等的独特性,使体育课堂成为了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最佳平台。本文通过对小学生意志力薄弱的表现进行分析与研究,借鉴陶行知先生的相关教育理念,试图找出体育课堂中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方法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的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小学生意志力薄弱的表现

意志力是指人为达到某一目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勇于面对挫折,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每一个前进道路中遇到的障碍,都需要依靠意志力来克服。但是意志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是可以被培养和发展的。然而,由于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过分的”爱“,使大多数小学生被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经历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同时,部分家长只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身体的发育,忽略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从而使小学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力。这种不好的思想习惯,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也对小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极为的不利。当前,小学生的意志力薄弱情况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心理承受能力差

很多小学生被保护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很少遇到挫折。因此,当他们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出不自信、不坚强,容易退宿,甚至是放弃。比如有的小学生会在挫折面前选择逃学、离家出走、乃至自杀等行为,而这些行为也恰恰说明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差。

1.2自制力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小学生的独立性开始增强,不再过分的依赖家长和老师,但是他们依然需要外部的监督,比如在课堂中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行为习惯差等,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遇到事情容易冲动,不善于控制自己等,同时他们还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刺激,缺乏基本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

1.3自我为中心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比较溺爱,因此当他们面对集体生活时,部分小学生就会表现出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比如事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懂得帮助他人,缺乏奉献精神,自尊心比较强,不希望他人超过自己,嘲笑他人的失败等。

2体育课堂相较与其他学科在小学生意志力培养上的优势

由于体育课堂的特殊性,在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方面,较于其他学科更加具备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环境优势

体育教学大多数是在教室外进行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给人以直接经验的课程。一般来说,这样的学习环境更符合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因此,体育课堂的学习环境也为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2困难性强

体育技能的学习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身体和心理上的训练,而当小学生接受这些训练时就是对意志力的培养。体育的学习内容比较多,小学生们不可能全部都擅长,这也就为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运动负荷造成的生理困难、掌握动作技能的技术困难、跨越障碍的心理困难等,因此体育教学在培养小学生意志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2.3竞争力强

体育与竞赛通常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竞赛就会引起人们的好胜心,在不断的竞赛中就会爆发出人类无限的潜能与强烈的意志力。因此,在体育课堂的竞赛中,小学生需要面对无数次的挑战,不断的超越自己的极限。自然的,小学生的意志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3体育课堂培养小学生意志力的方法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方面,体育课堂较其他学科会更直接、更形象、手段也更丰富。那么,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体育课堂要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呢?

3.1通过思想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人在进行各种实践活动时,总是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挫折,而要克服困难与挫折,就需要意志力做出努力了。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所以体育教师应该让小学生意识到奋斗的重要性。偶像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偶像的精神来激励小学生的奋斗之心(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例如,在体育课堂上可以为小学生们播放我国运动员参加竞赛的视频,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之情;也可以为他们播放优秀运动员的纪录片,让他们知道所有成功背后所要付出的艰辛与努力。体育教师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适时的为小学生们讲述一些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让他们懂得“一分辛劳,一分收获”的真正意义。在平时的体育课堂中,我还经常会让学生自己讲讲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例子,让他们体会到其实克服困难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成功并不遥远,只要自己有足够的意志力付出努力,就会看到成功的希望。同时,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及时的对那些通过认真练习而学会某一运动技能的同学进行表扬,让他们体验到“看,其实成功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体育课堂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育教师也可以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3.2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教师要以身作则。不论是什么学科,教师的言传身教都会直接影响和感染着学生。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还没有独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来说就是权威,因此体育教师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积极向小学生们展现坚强的意志力的一面,让小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在体育运动中提高自身的意志力。例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先做了一个标准的完整动作示范,同学们纷纷鼓掌,同时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时学生们想要学习的积极性已被激活,我适时的向学生们分步骤的讲解动作的过程、方法、需要注意的地方、保护与帮助的方法等,学生们开始根据我的要求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不规范的地方,我及时的再次进行讲解示范,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们继续练习的勇气;在进行《韵律操》教学时,我需要边示范边讲解,还要不断的强调动作的规范,同时我还需要带领学生不断地练习,此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表示:“老师虽然已经很累了,但是还在坚持,我们要向体育健儿们学习,展示出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学生们被打动了,继续坚持不懈的练习。正如《论语·子路》中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体育教师要注意通过言传身教的作用及时的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3.3通过体育竞赛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学生既得学之乐又可耐学之苦呢?答案就是体育竞赛。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着较强的胜负欲,想要在比赛中拔得头筹,同时又热衷于参加集体活动,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性格特点,结合体育的竞技作用,在竞赛中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体育竞赛的活动形式灵活多变,趣味性比较浓,可以很好的促进小学生积极的进行体育学习;同时,竞赛所独有的竞争、比拼、追逐等的特点,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斗志,促进小学生爆发出坚强的意志力。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采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竞赛方式进行教学,在竞赛的过程中小学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同时,在小组或团体的竞赛模式中,小学生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奋勇向前,从而还可以激发出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体育竞赛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双赢的目的,小学生会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断的超越自己的极限,而这每一次的突破都是意志力增强的表现。例如,《跳绳》教学,就其项目本身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但若加入竞争元素后,其趣味性就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以采用单位时间内比谁跳的多的个人竞赛模式,或者是采用规定个数内哪组先完成的小组竞赛模式,还可以采用哪队跳绳花样多的团体竞赛模式等;在《立定跳远》的教学过程中,我先为学生做正确的动作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性练习,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技术后,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分组,进行小组内跳远比赛,其后举行看哪组超过规定远度的人数最多的比赛,又将这个远度一次次拉长,小学生们充满了斗志,一次次的挑战自己,从而在无形中培养了小学生的意志力。

3.4通过困难环境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的学习光靠努力不行,光有学习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意志力通常产生于困难的环境中,简单的任务与要求往往不能很好的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而利用困难的环境来磨砺小学生,是体育课堂培养小学生意志力最直接恰当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比如生理困难、技术困难、心理困难等。那么,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小学生的敢于面对挫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了。因此,体育教师要抓住此学科的独有优势,利用好这些困难,甚至是制造困难,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例如,在《耐久跑》的教学过程中,当小学生开始出现无力、烦躁、极不情愿等消极抵触情绪时,我并没有利用严厉的语言斥责他们、武断的口气命令他们,而是利用体育健儿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最后一举成功的故事来打动他们,利用有趣的游戏情境来吸引他们,从而加强他们战胜自我的决心,继续投入到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又如,在《跳山羊》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会出现畏惧的心理,在心中有一道过不去的“坎”,害怕摔伤、出丑,不敢尝试,女生的表现尤为强烈。我首先做出了标准的示范动作,同时跟学生讲清动作的要领和注意的事项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先让几名身体素质比较高,心理素质比较好的学生进行尝试,让其他学生意识到“这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尤其对于女生,给予更多的鼓励,从而提高学生敢于面对的勇气。在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创造“困难环境”,比如提高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等来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3.5通过情境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而情境教学就是一种能够引起学生兴味的有效手段。小学阶段,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活泼好动,但其模仿能力强。体育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这些特点,根据其心理的诉求和心态的变化,创设出趣味性浓的教学情境,使小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掌握运动技能、磨练意志品质,使小学生的意志力得到培养与锻炼。例如,在《侧向投掷轻物》的教学中,我将小学生带入到了《疯狂动物城》的情境中,分别通过朱迪学本领—朱迪考警察—朱迪勇斗坏人三个阶段进行教学,慢慢的,尽管他们的手臂已经变的很酸,仍然会为了达到目标而不断的规范自己的动作,提高自己的能力。他们就是凭着对这个情境的喜爱,从而使自己的意志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又如,在足球的《踩球》的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保护朋友的教学情境,首先让学生学会保护朋友的方法,然后让学生通过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而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的形式进行练习,虽然学生们已大汗淋漓,腿脚发软,但仍然感到心情愉悦,坚持完成教师设置的各种困难障碍。就这样,小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不断的挑战自己的极限,促进了意志力的提高。

4结语

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一文中提过:“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及历史发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而意志力的培养也不是短期内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浩大的工程。因此,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不但要教会小学生基本的运动技能,还要不断的鼓舞小学生的斗志、磨练小学生的意志,增强小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为使他们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孟冬琴.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力策略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5(18):91.

[4]胡卫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力[J].考试周刊,2015(52):107.

[5]曾长乐.论非智力因素在小学体育中的启发与培养——以兴趣、意志力为例[J].武术研究,2016(07):141-143.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