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与遐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幸福的阅读中,获取教育生命的智慧和力量
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 徐婷婷
提起笔来,脑海中不停闪现的是小时候,跟着表哥悄悄地爬上外婆家的阁楼,打开书柜,一头钻入那满满一柜小人书,与《西游记》《聊斋志异》中的人物相伴,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听不到大人的呼唤,忘记了外婆精心准备的饭菜,仿佛只有读书才是最美味的享受。
爱读书,也许该归功于妈妈,忆起一年级,刚带上红领巾的那一天,妈妈对我的奖励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还记得当时心情多么雀跃,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看的书从童话故事到中外名著,甚至是各种文学小说都信手拈来:爱三毛飘逸灵秀,浪漫不羁;也爱金庸的酣畅淋漓,仗剑江湖;更爱莫泊桑的真实自然,一针见血。记得床头一本《红楼梦》翻了无数遍,在反复摩挲中,从懵懂到细细体会,每次的心得体会都各不相同。清晨,沏上一杯清茶幽香,从书海中取一瓢而饮,让如同阳光般美丽的句子照射进内心深处,点亮生活的方向快乐前行。夜晚,点上一炉香雾朦胧,和着淡淡的书香,感受如烟般温柔的言语带来的祥和宁静,忘却工作的疲劳充电续航,岁月匆匆,读书俨然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1995年,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教师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通过读书,不断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读书从精神生活的需求,成为专业底蕴得以厚实的一条捷径。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惑的时候,去学校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与智者的交流,让那些古今贤达,睿智之人用他们的博大胸襟,经典的论述来为我答疑解惑。当我在课堂上冥思苦想的时候,我上网查找资料,借鉴实例,与大师的对话,中外教育家们用精辟的理论分析,精彩的课堂教育实录,为我打开视界,提高教学水平。读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感悟从事教师职业的可贵,将本职工作做得踏实而安心。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让我学会和孩子“一同哭泣,一同欢笑”,和他们一同去探寻 “快乐体育,美丽人生”
记得2007年,作为“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支教教师的一员,我在徐州铜山县大许镇中心小学执教并面对整个辅导区进行了教学展示,上完课,学校领导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徐老师,语言精练优美,让孩子如此投入,没想到体育课也能上得如此诗情画意!”也许她的话是为了鼓励我,但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还有什么比听到这个评价更令人自豪的呢?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最缺乏的就是教学语言的美感,而阅读却带给我意外的礼物。美在积累,正是读书这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完善着我;美在沉淀,“腹有诗书气自华”用知识点燃智慧的火焰,孩子们被感染,被陶醉,怎会不情趣盎然,流连忘返?
阅读,让我的专业成长充满动力,扬帆起航。
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也许当我翻开第一页小人书,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注定了我终身热爱阅读;或许当我踏上教师岗位,就注定了我将一生与书为伴,让我在幸福的阅读中:“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厚积薄发”获取教育生命永久的智慧和力量吧!
-
-
字大
-
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