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与遐想】会说话的青铜人像
会说话的青铜人像
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幼儿园 过薇薇
【注意】
伴随着纪录片片头“叮咚,你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的话语声,孩子们一个个观看着三星堆的纪录片,对照着图片,讨论着发表着对青铜头像的解读……
或或:“你看他的嘴巴那么大,吃起东西来一口一个,一口一个,一定很快吧。”
炜炜:“眼睛都突出来了,长得就像望远镜一样,肯定可以看得很远很远。”
鑫语:“他的耳朵长得和猪八戒一样,那么大的耳朵是顺风耳吗?”
家伟:“这个人的额头直接怎么有一个洞,他和二郎神一样有三只眼睛吗?”
心恬:“那个尖尖的帽子像小猫咪的耳朵。”
华华:“他们也和我妈妈一样爱漂亮,耳朵上还打耳洞呢,有的人还打了好几个耳洞。”
谯谯:“他戴着一个和麻花一样的帽子,真有趣。”
皓天:“这个人的脖子像一把锋利的宝剑。”
琦琦:“我最喜欢黄金的面具,金灿灿的真漂亮。”
天天:“他们是不是有点生气啊,怎么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宝光:“方方的脸长得和方盒子一个样。”
三星堆里的青铜人还要告诉我们许多的秘密,他们正在干什么呢?
团团:“他的手里拿着一根巨大无比的金箍棒。”
祺祺:“这个人正在准备施魔法吧。”
仔仔:“他一个手拿着茶壶,一个手拿着茶杯,正想倒水喝。”
可可:“这肯定是在拉面条啊!”
伊伊:“他这是在跳舞。”
小宝:“口渴了,他要倒点啤酒喝啤酒。”
艾丽莎:“他在练武功,练好功夫可以去打坏人。”
多多:“他头痒了,正在抓痒痒。”
晟晟:“头上顶着一个大壶,得扶好了,不能倒。”
乐乐:“头上的东西可以防水的,就像伞一样,下雨就不怕了。”
辰辰:“他抬着一个老大老大的酒罐子。”
晨晨:“他在摸头呢。”
梓凌:“这个人要买东西,正准备掏钱。”
炜炜:“他肚子痛,蹲下来休息一下,揉揉肚子。”
妞妞:“衣服有点乱了,他在整理衣服。”
菡菡:“他在翻口袋找吃的。”
杭杭:“在练劈叉呢。”
潇潇:“他在把钱藏藏好。”
【识别】
《指南》指出“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向幼儿介绍反映中国人聪明才智的发明和创造,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而在信息化的时代,通过观看制作精美的纪录片,参观数字化博物馆就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形式。这可以提高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回应】
热播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精选100件国宝,每集5分钟的崭新讲述,让沉静的文物“活起来”。短小的篇幅很适合幼儿园的孩子来观看,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快速充电,了解文物背后得文化内涵。从纪录片里,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大熊猫”之外的 “国宝”。尤其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里许多光怪陆离、奇异鬼魊的三星堆青铜器造型,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让给孩子们惊叹不已。
自从观看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十六集——三星堆青铜人像,萌娃们开始关注起了三星堆,关注起了其它的国宝故事。图书架上介绍三星堆的《中国国家地理》、各种国宝藏品的书籍,都成了抢手货。他们翻着图书,看着图片,研究着比划着。他们在科学区里的中国地图拼图上找着四川,找着三星堆。连饭后的自由活动,他们都在画着三星堆人的各种故事。
人头壶、陶鹰鼎、虎符、太阳神鸟、鴞尊、甲骨文……成为了新热点。连我们班的资深电视迷团团评价起最有教育意义的片子来时都认为《如果国宝会说话》和《警车珀利》同样重要。
通过观看纪录片和图书,参观数字博物馆,孩子们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创造力,激励了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非常期待他们和更多国宝的新故事……
-
-
字大
-
字小